第154章 一斤米换两头鲍
毛想想好了,如果林三七没兴趣,也不打算多逗留,肯定就是付钱拿药材走人一气呵成,谁有闲心去参观鲍鱼仓库?
但林三七知道这个时代规矩多,麻烦多,所以他要收购这些鲍鱼干绝对不能先开口。
万一被当地人怀疑,扭送派出所,自己可是一个经不起细查的人。
所以要引导,让对方自己先开口。
李主任目的不纯,林三七目的同样也不纯,老狐狸对上了小狐狸而己。
于是林三七是有意无意把话题围着鲍鱼在转,甚至故意拿话塞李主任的心。
果然,李主任一听别说苦笑了,他就快要哭了:
“哎哟喂,林同志,你们首都人哪里知道我们海岛人的苦啊。
你看到的这些鲍鱼干,在清朝时的确是当贡品的,那些官宦人家喜欢得很呐,当年根本就不愁销量。后来大清亡了,那些军阀资本家还在,销量也没问题。
可是,可是……”
李主任刚要发牢骚,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不敢说下去了。
其实林三七怎么会不懂呢,后来解放了,官老爷、资本家、大小军阀没了,而这批人恰恰原来就是南日鲍的最大消费者。
现在消费者都没了,除了少数老字号,全国大小饭店基本都关门了,那鲍鱼干卖给谁去?
李主任看左右无人,这才叹着气继续诉苦道:
“现在咱们的鲍鱼呀,主要就是供销社在少量收购,可是林同志你也知道,这几年咱们国家天灾不断,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有钱吃鲍鱼呀。”
林三七这就有点奇怪了:
“不对吧,我早几天在厦门吃的佛跳墙,一盅就要收我20元,超贵的,伱们这些鲍鱼应该卖高价才对呀。”
李主任轻轻摇头:
“佛跳墙是我们胡建省的名菜了吧?可是能做佛跳墙的饭店现在全省只剩下3家,一天也卖不出几份,你说这鲍鱼消量能有多少噢。”
鲍鱼消不出去,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消费地区的限制。
在国内,鲍鱼主要消费地是沿海省,比如东广、胡建,北方和内陆地区受限于交通运输和经济条件,是没有吃鲍鱼的传统。
就比如前面所说的佛跳墙就是在南方几个省份才流行。
鲍鱼消费还有一个主要消费地区那就是韩日两国,可惜1959年我国与这几个国家关系都不咋滴,所以出口就不要想了。
内销没市场,外销没门路,南日岛的鲍鱼再好也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
可是渔民要吃饭,岛上又不产粮,这个矛盾是非常现实,也非常尖锐的。
高档货变成了积压货,对南日岛老百姓来说是天塌了,可是对穿越客林三七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林三七听李主任说了半天,故意假装不懂地叹息道:
“是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啊?你们南日岛的老百姓日子太苦了,穷得只能每天吃海参鲍鱼。”
李主任已经铺垫半天了,这时候决定图穷匕现了:
“这个这个,林同志,你是首都出来的大医生、大专家、大领导,应该知道鲍鱼不仅是食物,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起到滋阴补肾、补肝明目等功效。
所以,嘿嘿,林同志,你能不能跟你们单位反应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帮着采购一些鲍鱼呀,想必首都人民肯定会非常欢迎这种珍贵药材的。”
林三七听了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嘛,为了推销鲍鱼,海鲜直接变药材了。
同时林三七内心也暗喜,终于等到对方这句话了,这次胡建之行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流量变现,就看自己之后怎么表演了。
于是林三七假装吃惊,又假装为难,演技直接飙升:
“啊,李主任,你是让我采购鲍鱼干?这个这个,我们单位也没有指令呀。”
李主任赶紧继续哭穷:
“林同志,你们可是首都来的大医院,不晓得我们地方上的老百姓苦啊,你看这么好的鲍鱼干,吃了大补。还可以当滋补品入药。实在不行,你们还可以当单位职工福利发嘛。林老弟,就算哥哥求求你了。”
林三七继续为难:
“李主任,你这……这……我就是一个普通的采购员,这,这不合适……”
李主任为了把鲍鱼干卖掉也豁出去了:
“林老弟,你帮忙请求下你们院长嘛,或者你在首都有没有其他朋友认识,帮着采购一些回去。价格好商量,这么大的两头鲍,哥哥只收5角,或者你给我一斤大米也行。
林老弟,实在没办法呀,你看这鲍鱼都长在海底,我们的渔民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海底一个个采回来,每年都要死几个,就算不死,长期在海里劳作,渔民一身都是病啊。
关键是岛内的粮食太困难了,天天吃鱼吃螃蟹吃鲍鱼,一个个都是营养不良,太难了,太难了。”
林三七假装感同深受,眼眶都红了:
“都是阶级兄弟,全国一家亲,我们的确是能帮忙就要帮帮你们。这样,李主任,我在首都还有些人脉,不过我得去发电报询问一下他们有没有需求,有结果了我再告诉你。”
李主任一听这首都来的年轻人果然好哄啊,几句话就主动帮着去推销了。
“太好了,林老弟,如果鲍鱼能卖出去,你就是我们南日岛的恩人呀,走走走,我们乡下穷地方只有海鲜了,我们先去吃一顿。”
林三七可不想浪费时间,赚钱嘛当然要排在第一位,落袋为安呀,不过还要演一场戏。
“李主任,吃饭不急,我先返回大陆,去县里找邮电局发电报到首都,询问一下哪家单位对鲍鱼有兴趣的,如果有答案我明天就告诉你。”
李主任一听大喜:“好好好,那我就等林老弟你的好消息了。”
南日岛鲍鱼合作社专门派了一艘船,李主任亲自驾驶着把林三七送回到了大陆码头。
说是港口,其实就是一片海边荒地,白天还有些人员活动,晚上黑灯瞎火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当李主任看到林三七是开着一辆小汽车来时,心中对首都大干部的能量更加深了几分。
“李主任,那我先走了,明天有消息我就来通知你。”
“好好好,林老弟,明天哥哥我一大早就在这个码头等你的好消息呀。”
李主任真有点迫不及待了,要不是林三七反对,他恨不得跟着一起去县上。
第二天,当林三七返回码头的时候,果然看到李主任站在码头边,伸长了脖子在等他。
看到吉普车过来,李主任跑得鞋子都快掉了。
“林老弟,怎么样?有门路了吧?”
林三七熄火后,悄悄在李主任耳边说道:
“我找了我家里人的关系,终于有单位想要采购你们的鲍鱼干,不过这家单位比较特殊,我不能透露名字。”
李主任连连点头,心想这年头能开上小汽车的哪个是简单人物?
至于首都圈的事情保密级别肯定高,他也能理解,李伟华主任要的是把鲍鱼卖出去,至于卖给谁他才不管,有本事你卖给小日子去。
“林老弟,规矩我懂,现在是非常时期,谁家买鲍鱼都影响不好。”
林三七心想,这位李主任还挺上道,那就行,可以继续忽悠:
“李主任,另外我也给你争取了一个优惠条件,那就是对方答应一斤大米换一斤鲍鱼干,但要求是两头鲍或者单头鲍级别的,最小不能再过三头鲍,再小就不要了。”
瞧瞧,这是人话吗?一斤大米换2个两头鲍。
其实这个条件林三七是动了恻隐之心的,他也看到岛民们生活太难了,给钱虽然更安全方便,但岛民们有钱了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粮食在59年,那可是比金子还珍贵。所以林三七也是准备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直接给他们大米。
果然,李主任听了整个人都兴奋地跳起来了:
“真的?给我们大米?太好了,这是救了我们两千多南日乡的老百姓啊。换,我们马上就换。”
林三七示意李主任禁声,小声说道:
“嘘,李主任,你也知道现在粮食的珍贵性,你想想,如果现在码头出现大批粮食,你们县里不来抢?地区不来抢?还轮得到你们小小南日乡?”
李主任一听,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连点头:
“林老弟你说得对,这事情一定要严格保密,谁也不能告诉,如果被人知道我们南日岛搞到了粮食,恐怕周围几个海岛渔民都会过来抢粮食了。”
真以为倭寇都是小日子?其实倭寇大多数就是像南日岛这样的沿海老百姓假扮的,抢劫他们是有传统的。
林三七这时候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李主任,你们一共有多少斤鲍鱼干可以交易?”
李主任心里算了一下,这才肯定说道:
“单头鲍很少,再加上两头鲍、三头鲍一共有30000市斤。”
林三七心想这数量也不多嘛,才10多吨。
等2023年南日岛鲍鱼产量有7000多吨,产量的确够大。
可现在是1959年,都是纯野生鲍鱼,高等级有15吨已经很不错了,按泡发比例,渔民起码要徒手下海捞150吨新鲜鲍鱼,真是粒粒皆辛苦……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