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袁绍决议
在袁绍看来,这两人都是狗东西啊,简直是把自己当蠢物了,居然觉得能借自己这把刀去对付对方吗?
自己在他们的眼里就这么好糊弄吗?
自视甚高的袁绍心态炸了啊。
只是他越生气,却越不能表露出来。
因为他不生气,众臣们未必会想到这一层去。
他要是暴露了怒火,不等于是不打自招了。
其实堂中众臣中,好几个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只是在故作不知罢了。
不过现在袁绍问起来了,他们可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了。
堂上沉默了片刻之后,许攸第一个起身说话。
“主公,孟德与您相交多年,又为安定河北并力同行,相扶相助,攸以为,还是孟德可信。”
许攸作为袁绍和曹操两人的朋友,又是袁绍的奔走之友,心腹嫡系,他怎么都避不开这个问题。
既然不避开,索性就先说话了。
刘备和许攸并不熟悉,况且许攸虽智计不明,却精明有余。
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本就是一笔烂账,也很难分清谁对谁错。
既然如此,那找个熟人站队就行了,他和刘备又不熟。
有了许攸打头之后,其他河南士人也都纷纷发言,几乎所有河南士人的立场都倾向于信任曹操。
只有荀谌、辛评兄弟俩等少数河南士人没有说话,依旧保持沉默。
郭援此时也在堂中,他几次去瞧辛评,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些暗示。
郭图在离开之前,就叮嘱过郭援,如果邺城发生了什么大事,让他听从辛评的建议。
辛评发现了郭援的异常,微不可查的轻摇了下头,示意对方稍安勿躁。
随后,又悄悄的暼了一眼老神在在的荀谌。
世人都极其推崇荀彧,可辛评却知道,荀谌的能力并不在荀彧之下。
“明公,配想请问一事。”
审配突然挺直身体,大声问道:“不知此二书信,何人先到,何人后到?”
袁绍对审配很是敬重,当即回答道:“孟德之信先到,玄德的书信后至。”
审配断然道:“刘玄德素有仁厚之名,也不曾听闻他有背后言人短长,反倒是曹操,出身阉宦,素有诡谲之名,又在兖州屠杀名士,灭边文礼满门,连孩童都不放过。况且双方同时得此消息,先做书者,必嫌疑更大。”
审配朝着袁绍一拱手,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配窃以为,刘玄德更可信。”
“荒唐!”
逢纪长身而起,讥讽道:“审正南此言何谬也。边文礼阻挠州政,谩骂方伯,身为兖州名士,不思为州府效力,频频攻击州政。如此人物,名为贤士,实为州贼!曹孟德所行或有过激之处,却并非事出无因。”
逢纪大声驳斥道:“况刘玄德人在徐州,而曹孟德近在司隶,如何可以书信先后来做判断。”
逢纪和审配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后世不少人以为他们俩是一個派系的。
其实他们俩除了一起支持袁尚外,根本就不是盟友。
别看历史上官渡之战后,逢纪还帮审配说了好话,可最后逢纪一样是被审配给坑死了。
双方的矛盾是根本性的矛盾,极其难以化解。
逢纪此人出身南阳,虽然不是河南人,但他和河南士人是一样的处境。
来到河北之后,他们抛家舍业,除了身边携带的一些行李积蓄,就再无资产。
而想要在河北置办产业,钱财是一回事,跟当地人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偏偏以审配为首的河北豪强,是最为反对非河北人在河北购买田宅的。
尤其逢纪还是南阳人,势单力孤,平时不知道吃了审配多少亏,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势同水火。
这一找到审配的漏洞,他就毫不客气的起身驳斥,并暗中指桑骂槐,将审配比作边让,并暗示袁绍这些河北人的放肆和跋扈。
这一点可是相当恶毒的,也很是有效。
袁绍的脸色已经肉眼可见的沉了下来。
眼看审配处于下风,袁绍脸色不虞,崔琰不得不起身驳斥道:“逢元图何其愚也。”
“自古有云,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非真主不屈。所谓名臣待真主,即是如此。”
崔琰的意思很明确,边让不服曹操,是因为曹操德行不够。
你看我们河北士族就不一样,我们愿意为你出人出力,主要还是因为你袁绍德行太高了,是真正的明主,值得我们这些名臣投奔你,为你出工出力。
崔琰巧妙的将矛盾转移到曹操德不配位上去,而并非是审配跋扈。在为审配解释了的同时,又称赞了袁绍乃是真明主,是曹操拍马难及的存在。
崔琰的话让袁绍的脸色顿时转晴起来,甚至还冲着崔琰微微颔首,颇为赞许。
曹操在河南的表现和强大的战斗力,大大出乎了袁绍的意料。
袁绍要的是曹操能够继续苟延残喘,在保住基本盘的情况下,为他遮挡后背。
可曹操这个小老弟的野心却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刚刚名义上掌控兖州之后,就开始朝徐州扩张起来,现在又跟着刘备去了关西勤王。
袁绍之所以会如此轻易的接纳刘备,其实也是有用刘备来牵制曹操,让这两股势力在中原僵持住,给自己争取一统河北的时间。
要说这策略成功了吧。
这刘备和曹操居然各自扩张了起来,尤其是刘备,膨胀的相当厉害,虽然根基是残破的徐州,可这一次勤王,却一口气拿到了豫州和扬州两个州的名义。
可袁绍偏偏没法阻挠他。
一来,袁绍希望刘备能继续牵制曹操,那就不能出头去当这个坏人。
二来,刘备看起来膨胀的厉害,可实际上依旧是在袁绍的容忍范围内的。
这一点听起来不可思议,可实际上看看诸侯势力范围就能明白。
不论是豫州还是扬州,都是袁术的传统势力范围。
袁术对袁绍的威胁才是真正第一位的,刘备但凡想要豫州和扬州,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袁术,这本身也是袁绍的目的之一。
所以,袁绍于情于理,都得继续容忍刘备。
既然容忍了刘备,想要用曹操制衡刘备,那就只能闭着眼睛容忍曹操也做一定程度的扩张了。
袁绍虽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想想总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等到双方吵过一轮之后,辛评原本想要起身一锤定音。
可就在他想要起身的时候,突然发现荀谌正在看他,这让他心中一惊,动作不由的停了下来。
荀谌冲着辛评微微一笑,随后转开了目光。
辛评心中惊疑不定,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可唯有荀谌,他极其重视。
在弄不明白荀谌到底在想什么的情况下,辛评决定暂时偃旗息鼓,观察一下荀谌想要做什么。
之后,河北和河北以外的士人抱团针锋相对,总体来说河北站刘备,河南站曹操,双方互相攻击,针锋相对。
袁绍的脸色又开始沉了下来,他对这样的争执很是厌倦。
他要的是答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而不是如此这般无脑的相互抹黑。
“明公。”
忽然,一直沉默不语的田丰开口了。
场中的嘈杂声顿时消失,重新安静了下来,可见田丰在袁绍麾下的声望之高。
袁绍微微皱眉,随即立刻拉直,神情亲切的询问道:“元皓何以教我?”
“丰只是有一事,想要提醒明公。”
田丰似乎是找到了关键所在:“明公,刘徐州只是骠骑将军,而曹兖州却是大将军。”
田丰此言一出,立刻让场中所有聪明人反应了过来。
田丰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而大将军则位在骠骑将军之上,哪怕骠骑将军加了个大字,依旧还是位在大将军之下的。
因此,从利益上来说,唯有曹操才是最不想袁绍就任大司马的人。
毕竟刘备头上已经有一个曹操了,又何必担心再多一个袁绍。
唯有袁绍当不上大司马,曹操才会成为整个汉廷中枢中的百官第一人。
袁绍心中一沉,果然是孟德吗?
其实他心里也怀疑曹操多过刘备,只是没想到田丰所说的这一层。
现在听到田丰这么一解释,顿时生出了豁然开朗之觉,几乎认定了田丰的判断就是正确的了。
河南派士人们脸色都变得相当难看,他们刚刚还在保曹操,可现在田丰的推论却几乎把曹操给钉死在了铁证上了。
哪怕袁绍不会要他们有所交代,可日后袁绍会信任他们的判断吗?
河南士人这一次丢大人,亏大发了。
袁绍脸色变得十分阴沉,曹操的背刺对他的伤害依旧很大,哪怕他早就已经不相信曹操了,可心情依旧变得相当恶劣。
就在这关头,一个一直保持沉默的人开口了。
“明公。”
袁绍抬起头,顺着声音望去,发现此刻开口的人居然是荀谌。
荀谌作为河南派士人的功勋人物,颍川四大士族之一的荀家嫡系,又素来以智谋过人著称,更重要的是,他和河北派士人的关系虽然谈不上有多友好,却也并不恶劣。
包括河北派的沮授,田丰,崔琰甚至是审配这样的固执己见者,都觉得荀谌这人深谋远虑,足智多谋,且有不俗的德行。
虽然对方是河南人,但却是能够合作的对象。
因此,荀谌一开口,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尤其是辛评,眼神一凝,揣测着荀谌想要做什么。
如果是想要绝地翻盘,那对方又该如何操作。
“友若有何高见?”
袁绍看见荀谌后,脸色也变得舒缓了下来,和声问道:“还请君不吝赐教。”
荀谌瞬间成为了堂上的焦点,但他本人依旧不急不躁,慢悠悠的说道:“明公,依谌看来,曹兖州与刘徐州,究竟是谁人说谎,又或是两人都未说谎,其中真相,实非要意。”
袁绍脸色微变,有些不满却依然耐着性子追问道:“那以友若之见,何事才是要意?”
荀谌微微一笑:“自然是大司马的位次才是最重要的。”
袁绍先是一愣,随即陷入沉思。
荀谌继续分析道:“明公,曹兖州和刘徐州的书信,这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况且谁对谁错,真的那么重要吗?可大司马之位次却是当务之急,关系到明公在朝局中的地位,更关系到明公对河北四州的法统。因此,不论是曹兖州,还是刘徐州,谁能为明公加恩大司马,谁就是真心站在明公一边的。”
荀谌的意思很清楚,到底是曹操骗了你,还是刘备骗了你,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就算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现在并不是别人单方面的需要伱,你也不可能因为这一次欺骗就和人翻脸,你同样有求于曹操和刘备。
既然不能翻脸,也没法报复别人,那为何还要继续纠缠这点呢?
相反,获得朝廷的封拜,得到大司马的位次才是当务之急啊。
袁绍沉默片刻,仔细的品味了一会荀谌的话后,拍掌大笑起来:“不错,友若所言极是。谁能为我取的加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依友若之见,现如今我方该如何去做?”
荀谌恭敬答道:“明公可回以两封书信,备述前言,助明公为大司马者亲,不成者疏。”
袁绍叹为观止,当即朝荀谌揖道:“友若洞若观火,绍不及也。”
沮授、田丰、辛评等人皆以复杂的目光看着荀谌。
前者是因为功亏一篑,让荀谌真就绝地翻盘了,后者则是猜疑对方的真实态度和目的。
袁绍当即决定,修书两封,分别送给曹操和刘备,让他们分别为自己求取大司马,都督河北四州的权力。
袁绍这边得出了结果,那颍川黄巾这边却是一团混乱。
颍阴的黄巾之首,乃是何仪,黄邵、波邢三人,何仪居颍阴、黄邵驻颍阳,波邢在阳翟,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互相支援。
颍阴黄巾本质上是赫赫有名的葛陂黄巾军主要分支之一。
他们与汝南黄巾系出同源,互为盟友,在汝南西部和颍川中南部侵郡占县,势力很是庞大,甚至反过来压的颍川,汝南的士族豪强又是怨恨,又是苦不堪言。
许褚所在的许家,建设坞堡,聚拢数千精壮,都能被葛陂黄巾军压着打,一度险些破城,幸亏许褚神勇,飞石退敌,这才保住了许家宗族。
原本里历史上是曹操为苌奴所阻,转而南下扩张地盘,正好和颍川士族豪强们的热烈欢迎。同时采用恩威并举的手段,这才高效的扫清了葛陂黄巾军。
其中,这何仪就是偏向于鸽派的,最后也是他带着颍川黄巾投降曹操的。后来官渡之战时,刘辟、龚都再次造反时候,他也没有参与其中。
总体来说,何仪更想要种地,并不想打仗。
也是他这种心态,这才使得他所部的力量最大,坐稳了颍川黄巾的头把交椅。
可也恰恰是他的这种心态,让他面对刘封的突然出击,四面围剿,显得慌乱不堪,竟然半天都拿不出一个应对方案来。
何仪的侄子何峦催促道:“叔父,日前波帅已经战死,阳翟失陷。现在许县、临颍也被对方偷袭得手,我们周围只剩下了颍阳黄叔。现在必须有所行动了,不论是南下夺回临颍,还是西去汇合黄叔,然后南下绕行汾丘,走定陵入汝南,都比坐以待毙强啊。”
何峦的话很重了,在这个时代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以下犯上了。
这也证明了何峦心里着急。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依旧没到绝地,这也是刘封一直最担心的地方。
因为颍川太平坦了,哪怕锁死了临颍,也只能截断颍阴黄巾军南下最便利快捷的通道。
可黄巾军依旧可以绕道颍阳,然后顺着颍水走,在汾丘过河,然后直奔西南方向,就能绕过临颍,进入汝南。
这也是为什么刘封要把绝大部分的骑兵都配备在东路军的根本原因。
一旦黄巾军这么行动,那就只能靠骑兵去追击了。
毕竟黄巾军还要带着后勤补给和老弱妇孺,在大平原上面对骑兵的追袭,很难支撑走完全程。
“再等等吧,再等等。”
何仪还是犹豫不决,居然反过来把希望寄托在了黄邵身上:“你黄叔勇猛敢战,麾下锐卒众多,军械也是我等之中最精良的。”
“嗯……”
何仪又犹豫了一下,在何峦的催促眼神中,不得不做出了决断:“这样吧,你带三千……,不,给你四千人,再加一千黄巾力士,去支援颍阳,到那之后,一切都听你黄叔的。”
何仪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而且话到嘴边,又给加了两千人,尤其是一千黄巾力士,那可是十几万黄巾中的精锐,整个颍阴也不过才三千人。
临颍、许县都丢了的情况下,颍阳几乎是南下通道最后的侧翼屏障了。
如果颍阳都丢了的话,那颍阴可真就成了死地了,即便想逃也为时已晚了。
所以不论是想守还是想走,颍阳绝不能丢。
“是,叔父!”
何峦精神一振,颍阴城里的黄巾军,可战之数不过两万,精锐的黄巾力士也才三千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