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 第1131章 1126【皇家学会与皇室财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1章 1126【皇家学会与皇室财政】
    朱国祥并不干涉科学研究者。
    比如张力修扯什么阴阳交感,朱国祥就没有驳斥其观点,只是打断话题让他先讲别的。
    为啥呢?
    因为在古人的主流观念当中,两位朱皇帝的理论更像扯淡,阴阳交感、天地造化才符合认知。
    不能打击探索者的积极性!
    所以在讲学结束之后,朱国祥肯定了张力修的部分成果,对其科学阴阳假说尽量避而不谈。
    只要张力修不傻,就能明白太上皇是啥意思。
    同时,朱国祥还引导说:“你这个发现很有用处。现有的气压计还不够灵敏,能否制作一种更灵敏的气压计,利用山上、上下气压不同的现象,来测算一座山的实际高度呢?”
    张力修听得眼睛一亮,举一反三道:“水往下流,百川归海,可知海面的高度最低。以海面高度为基准,就能通过气压,测算不同地区与海面的相对高度。当然,必须把气压计改进得足够精确,否则几十丈的高度差很难测出来。”
    朱国祥极为欣慰,这个张力修太有想法了。
    其实,张力修并不是什么天才。
    他读书时不但偏科,而且他擅长的科目,成绩也不算最优秀。
    他能有现在的学术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家里有钱!
    他爹请最好的老师给他开蒙,又钱让他读最好的书院,但在书院学生当中属于不上不下的存在。
    大明开国之后,把自然学科引入科举。他爹又钱把他送进官学当自费生,还以重金聘请老师教授数学、物理、天文。
    费这么大的力气,张力修依旧成绩普普通通。
    然后,他爹继续钱,让他进太学做了自费生,他的成绩还是普普通通。
    这就很奇怪,不管是前宋的书院,还是大明的开封府学和太学,张力修都能做到普普通通、不上不下。
    就像一个棋手,在业余段位输赢参半,去打职业还是输赢参半。
    你搞不清他的下限在哪里,也弄不懂他的上限有多高。
    幸好当时的太学还没那么卷,否则张力修都没法顺利毕业。
    之后,他考正常科举也全部落榜。多亏朱铭改革制科,张力修才考上制科进士做了伎术官。
    就算进了工部,张力修同样普普通通。调去参与研发蒸汽铸币机、蒸汽提水机,他还是表现得普普通通。
    跟得上同僚的进度,却又一直不怎么出众。
    以至于朱国祥见过此人两次,竟然丝毫没留下印象。
    太上皇从侍卫那里借来一把腰刀,当着众人的面,用刀在夯实的泥地里画图:“这是海面,由于潮汐、波浪等诸多因素影响,海面高度是有波动和误差的。我们可以取一個平均数值,称其为海平面,或者海平面高度。”
    朱国祥又画一座山峰:“这座山峰与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姑且称之为海拔高度。”
    张力修拍手赞叹:“陛下所起的海平面与海拔两词,精准而又贴切。”
    朱国祥说道:“你去洛阳太学,给那里的师生讲讲课,再写一篇论文来发表。”
    在场的师生、官吏,纷纷对张力修投出羡慕的眼神。
    居然能获得太上皇的认可,而且被太上皇钦点去太学讲学。如此殊荣,今后即便不能称为大儒,也算是一代名儒了。
    嗯,如今的世人,把著名科学家也称为大儒、名儒。
    这样的大儒、名儒还挺多,各自都有突破性发现,而且80%以上是从太学毕业的。
    朱国祥又说:“待讲学完毕,你牵头改进气压计。我会让工部给你拨款,再给你一些人手。等气压计改进得足够精细灵敏了,你再带人去全国各地测量海拔。”
    “是!”张力修领命。
    朱国祥笑道:“测量海拔的同时,你如果还有闲心,也可以研究当地的地质。尤其是那些崖壁最为直观,很多崖壁的岩石土壤是分层的,还有伱所说的上古生物残骸。姑且,就叫化石吧。”
    张力修更加兴奋了。
    以前他只能自费搞研究,身边全是自己的随从,遇到难题连一个能讨论的人都没有。
    尤其在老爹去世后,兄长更是态度恶劣,埋怨他有官也不去做,非要浪费钱到处瞎跑。不但对家里毫无帮助,而且还浪费家中钱财。
    现在好了,啥都有了,兄长也肯定笑脸相迎。
    朱国祥带着妻儿去休息,他们还没走远,张力修就被师生团团围住。
    虽然很多士子,依旧把研究自然学科视为小道,只把常规科举需要考的数学视为大道。但毕竟两位皇帝支持这玩意儿,牛逼科学家还是会受到追捧的。
    并且大明开国以来,年轻一代的士子,因为科举而必修数学,甚至有几年还必修物理。这些士子有很多已经做官,还有大量二三十岁没做官的。他们对自然科学或许不那么热衷,但也基本不会再歧视。
    观念已渐渐改变。
    这其中,还有电报和蒸汽机带来的影响。就连胡安国那种学术官僚,都认为自然学科大有用处,不能简单的视为匠人之学。
    书院的高级宿舍之中,朱国祥打算写信。
    李清照在旁边帮着研墨,沈有容让女官沏茶过来,文小妹招呼其他妃嫔和儿孙出去免得打扰。
    李清照还在思考讲学内容:“地球真被空气层层包括,空气之外的宇宙都是真空?”
    宇是屋边。
    宙是房梁。到了先秦时代,宇是空间,宙是时间。
    甚至早在《庄子》之中,宇宙就有了无限时空的意思,大明开国之后彻底演变成科学术语。
    朱国祥一边写信一边说:“宇宙无比广大,在地球空气之外,肯定也有别的气体存在。但那种气体,应该距离地球很远很远,否则就会被地球引力吸过来。所以,也能说地球空气之外是真空。”
    李清照突发奇想:“我也用望远镜看过月亮,月亮表面坑坑洼洼的,没有树木草也看不见人。月亮上是否有空气呢?是不是因为没有空气,所以月亮上面没有生灵?”
    “或许吧。”朱国祥说。
    李清照越想越入迷,然后诗兴大发,跑去另一间房展纸研墨,用写词来表达自己对神秘宇宙的向往。
    沈有容对此不太感兴趣,坐在旁边看小说,而且还戴上一副老镜。
    朱国祥是在给儿子写信。
    他打算让儿子正式建立皇家学会,不仅要吸纳自然科学家,而且还要吸纳文史、艺术专家。
    比如研究金石的,需要精通史学、铭文等诸多知识。目前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玉器、鼎器、镜鉴,扩大到砖瓦、封泥、兵符、明器……朱国祥试图把他们往考古方向引导。
    在写给儿子的信里,大明皇家学会框架如下——
    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三人。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六人,理事若干。
    下设格物、文史、艺术三大类。
    选取当前卓有建树的各类名家,作为皇家学会的第一批会员,通通赐予男爵爵位,并让他们自己投票选出会长、副会长等等。象征性收取少量会费。
    每年吸收一批新会员,但不给爵位。
    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大会,根据学术成果,评选出三大类的金银铜奖。远在外地的会员,可以不用亲自到场,但具有投票资格的,必须写信为候选者(初选)投票。
    金奖获得者,必由皇帝赐予男爵爵位。
    如果同时出现多项重大成果,皇帝可以酌情给出几个金奖,或者给银奖、铜奖获得者也赐爵。
    拥有男爵之位的会员,如果再次获得金奖,或者取得突出贡献,皇帝酌情为其提升爵位。
    这些爵位,不可世袭,但有爵禄。
    等以后会员数量多了,再把会员分为三个等级,制作出不同等级的腰牌(玉佩)来佩戴。
    即便是没有爵位的会员,只要佩戴了学会腰牌,各级官员都必须礼敬有加。而且,他们有资格直接给皇帝写信,任何机构包括内阁也不得阻拦。
    朱国祥搞的这个,自然是鼓励学术进步。
    今后,四书、六经和数学,用来选拔行政官员。
    其余所有的学问,除了用来选拔伎术官(包括翰林官),还得通过皇家学会这一组织,给佼佼者们充分的荣誉地位。
    初设只有三大类,今后还可以再拆分和增设。
    另外,学会还要创办三份权威期刊,暂定每个季度发行一期。今后也可以调整为双月刊或者月刊。
    学会的经费由皇室提供,会员若有重大课题项目,也可向皇室申请相关经费。
    如今的大明皇室财政,早就已经跟国家财政分离。
    绝对不容许混淆。
    皇室在洛阳、开封有一些产业,算是皇室的自留地。
    朱铭甚至投资了寻宝三人组的船队,但暂时不方便派人去管账,因为一旦派了监督之人,今后船队就不敢轻易探索了。官方空降财务人员,必然导致规避风险为主,违背朱铭海外探索的初衷。
    每年国库固定拨款100万贯给皇室,随着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以及皇室成员数量增涨,朱铭打算把固定拨款提升为150万贯。
    今后的国库固定拨款能涨成多少,那要看皇帝继任者自己的本事了。
    藩国进贡的财物,稀有真宝归皇室,一般货物交给朝廷处理。界定不是很严格,由于量太少,皇帝和官员都不当回事儿。
    海外领的收入,由于前期投入过高,比如出动军队什么的。因此大臣们不愿前期由朝廷砸钱,后期却被皇帝捞大头,因此也做出了调整。
    改为全国海关收入,包括海外领的港口税,统一按5%分润给皇室。
    国内的特许经营收入,除了盐税需要分润,其余通通归入国库。全国盐税,2%归皇室所有。
    大明皇室,非常有钱!
    皇帝有钱了才能硬气,心里才有做事的底气。
    当然,也可以说大明皇室很穷。
    因为在别的朝代,皇室和国库往往公私不分。皇帝的内帑缺钱了,直接往国库里伸手,官员们心有怨气却不敢说啥。
    另外,既然皇室和国库财政分离,那么大型祭祀和赏赐军队,就千万别想着让皇帝来出钱。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历朝历代的大型祭祀和赏赐将士,不管最后究竟是谁掏钱,一般都是以内帑的名义拨发。说白了,皇帝要掌握“祀与戎”的名分。
    今后想都别想,皇帝才不当冤大头,老老实实国库出钱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