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海运的难题
罗伯特又说道:“不过,因为我们这次投资的规模不小,所以你这边,可能也需要扩大投资规模了,也就是新建胶水的工厂。”
“新建工厂?”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倒不是问题,但你得给我一定的保证吧?不然我建好了,你们又不要我的胶水了,那我可就亏了。”
罗伯特笑说道:“初期合作不需要伱立刻购置新生产线,如果没有什么质量问题,那我们可以签长期的供应协议。”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
“ok,后续等我们选择好投资的地方,那到时候我们再商讨。”罗伯特笑说道。
“好。”杨文东笑了笑,这也只算是小合作了。
相比于自己能赚多少钱,他更看好的是,3m这样的公司投资香港,将香港作为一个工业生产基地,那必然能够带动不少的就业,以及经济的增长。
对他或许影响不大,但对普通华人就不一样了,总归是一件有利于华人层面的好事。
自己的蝴蝶效应,也算是起了一点好的作用了。
罗伯特顿了顿,又说道:“艾瑞克,本来我们来香港,就是为了这件事,但现在,可能额外多了一件事。”
“什么事?”杨文东问道。
罗伯特笑说道:“前天我在机场看到了你发明的拉杆式行李箱,才知道你又发明了一样新事物。
我实在是太佩服你了,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多发明的?便利贴、粘钩、还有那个能旋转的拖把。”
“或许,就真的只是天赋吧。”杨文东很“自信”的解释道,在西方人面前这样说话是没问题的。
天赋这个东西,难以说的清,人与人之间差距千万倍也很正常。
“的确。”罗伯特又说道:“你这个行李箱也才刚刚推出市场吧?不如我们再如便利贴一样,再合作一次,如何?”
“你们是想要代理行李箱?我记得你们没有类似产品吧?”杨文东倒是没有太惊讶这么快会被找上门。
行李箱与粘钩这类产品不一样,他被人买了后,就会被人带着到处跑,那就很有可能,很快就吸引到了有眼光的人。
只不过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还是3m的人,也凑巧他们准备来香港投资,发现了这个。
罗伯特说道:“对,我们3m公司虽然不涉及行李箱这样的商品,但以我们的渠道资源,想推销这款产品也不难;
艾瑞克,我们也合作一年多了,我想你也知晓我们公司对于合作商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这会是我们之间新一次的合作。”
“可以商量。”杨文东想了想,最终说道。
海外国家,都是要依赖经销商的,行李箱这样的大件,对渠道与运输的成本要求非常高,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是做不到的。
“好。”罗伯特欣喜说道:“这件事我会回去与董事会商量一下,我想,当他们看到你的行李箱时,肯定会同意的。”
“希望如此。”杨文东笑了笑。
现在也只是定一个合作方向,后面具体怎么合作,还不好说。
罗伯特与罗宾走后,杨文东很快叫来了负责胶水业务及技术的钱尚德,并将事情告诉了他。
钱尚德听完后,说道:“技术层面没什么问题,一般胶带需要的胶水,就是普通粘性强的胶水,我们也可以自己做。
如果供应量大的话,那就再从海外购置一条生产线就行了。”
“我们自己有专利?”杨文东反问道。
钱尚德说道:“有的,这一年来,我们也相继购买了些不同的专利,主要是为粘鼠板的新款产品,用来做胶带,区别不大,除非3m有特殊要求。”
“嗯,那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到时候你负责跟他们协商这件事,我还是希望他们这个项目能够落地的。”
“好,没问题。”钱尚德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旁边的魏泽涛:“老魏,知道罗伯特后面几天的动静吗?”
魏泽涛说道:“他们这两天准备拜访田氏化工厂,估计是想让田氏化工厂来生产胶带的薄膜。”
“倒也不错,如果田氏能做,那香港也就有胶带产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田氏化工厂的老板田家炳,也是香港的名人,跟杨文东一样,都是“实业大王”级别的人物,被称为“化工大王”。
其主要产品就是建筑与农业上用的保温薄膜。
钱尚德笑说道:“理论上是能做的,就是可能跟我们一样,需要额外投点钱购置设备,就看3m提出的条件了。”
魏泽涛又道:“如果3m在香港组建好了胶带产业,我估计就会有很多人也搞这个了。”
“正常,这对香港经济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对于我们的胶水业务,也有好处。”有了本土的产业链,那自然就会有生意人想办法扩大生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政府带头做产业链,成熟了之后,内部企业也就自己正常发展了。
可惜,香港没这个环境,港英政府不会做这种事。
钱尚德说道:“对,胶水销量越大,那各方面的成本就都会降低了,特别是原料采购成本。”
“嗯,那这件事就这样,后面配合好3m就行了。”杨文东说道:“老魏,我们现在核心的任务,还是提高拉杆箱的产能,特别是如果能够与3m达成合作协议,那订单量必然会超过产能。”
“好的,只是现在运输方面会有很大的问题。”魏泽涛说道:“我昨天查询了下香港去美国的货物成本,一立方米的报价是21美元,而一立方米,最多能够放下10个行李箱。
那光是运输成本,一个箱子就要12港元左右,再加上码头搬运成本,那到了美国的售价,就太贵了。”
“这个问题,的确麻烦。”杨文东点点头,集装箱没有出现之前,海洋运输成本贼高。
甚至70年代能够出现全球自由工业化,也是因为集装箱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原因。
只是,他纵然知道集装箱,可这个东西不是创意问题,而是基建问题,集装箱海洋运输的概念也早就被提出来了。
美国或者欧洲那边,其实已经有集装箱的船了,但能够卸货的港口却非常少。
这就需要全球范围内一步一步的进行货柜革命,香港这边,应该会在60年代末开始,这离现在还是比较久远的。
或许以后,他有机会插上一手,但现在还是不行的,光是一个港口码头的投入,现在的他,身价再高十倍也搞不出来。
魏泽涛又说道:“对,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大不了美国那边先卖的贵一点,这是新事物,3m也有这个能力。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行李箱太占空间,如果大规模出口的话,很多时候恐怕连船上位置都订不到,因为现在出口的船位也是很紧张的。”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自己买船?”
“如果想要做好欧美的行李箱市场,我觉得这是必须的。”魏泽涛点头说道:“不然,光是运输这一项,就能卡死我们。”
“航运?”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买什么样的船?”
“二手的。”魏泽涛说道:“一条不算很旧的万吨二手船,一般50万美元左右,内部空间接近上万立方米,我们的行李箱方方正正,可以轻松放进去5-7万个。
如果按照正常的报价,算上油费及运营费用,一年跑个10次就能回本了。
更不要说,有了自己的船,时间方面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一切都可以控制在自己计划之内了。”
“一次性5-7万个行李箱?”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生意的确不错。”
魏泽涛又说道:“是的,经济上肯定划算,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为不是新船,没办法从日本贷款;
香港这边的银行基本上也不会贷款给我们,我们得自己出钱,除非我们以其他资产作为抵押。”
杨文东问:“新船什么价格?”
魏泽涛回道:“日本那边产的7000吨新船,售价100万美元,万吨的话,要150-200万美元,需要等一年多时间。”
“那算了,可真贵,我们也等不起那么长时间。”杨文东摇摇头,果然要做航运,都需要大资金。
船王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是超过地产或者实业大王的。
魏泽涛笑说道:“其实二手的更划算,顶多就是维护成本高一点,油耗高一点,现在油价也不算很贵。”
“50万美元我还是能拿出来的。”杨文东没有在意这个,说道:“但船买回来,怎么运营?还得请一个完整的团队才行。”
魏泽涛说道:“只要肯钱,挖人也不难,比起买船的成本,这算不了什么,香港的一个船长,普遍也就两三千港元月薪,水手一般也就三四百。”
“嗯,那先与3m协商好合作,再放出消息,我们要招聘船长。”杨文东顿了顿说道:“这两个时间,估计也不会太短,正好同步进行;等船到手了,就将人给挖过来。”
船运行业,在未来20年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潜力的,远超过地产,特别是1967年中东大战爆发,据说当时的船东都赚翻了。
如今从60年开始入局,等7年后,规模也差不多了。
再晚几年可能就要错过黄金机遇了。
正好,自己的出口,也能保证自己的航运公司即使碰到了海运费暴跌,也能有生意,而海运费大涨的时候,也能降低出口成本。
一举两得了。
魏泽涛笑说道:“好,我会先找猎头请一个航运专业的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