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78章 案情处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案情处理
    陈逸的事一出,立马压倒了雒阳对骆俊和陈王宠罪行的讨论。
    根据廷尉羊续的调查,袁绍的指控是真的,骆俊的确私用了陈国之粮。
    当初汝南黄巾再度兴起时,沛国、陈国皆有黄巾入侵的迹象。
    陈王宠便效仿当初黄巾刚起之时,一方面增加军队,一方面接受汝南、沛国逃亡百姓的投奔。
    而这两者,都需要钱粮打底。
    陈国用了本国粮仓里粮食,却因为“疏漏”没将用掉的粮食上报朝廷,导致在朝廷册上的粮食要比陈国实际的粮食多出不少。
    很难不让人怀疑,在下半年的陈国上计,这些多出的人口会不会也因为“疏漏”而在账面上消失。
    陈国紧邻灾区,在刘辩的规划中,自然是要先把全部粮食运往灾区,之后再从别处调粮补充,以备不时之需。
    骆俊不敢上书言明事实,只得自导自演了一出粮食消失术,可他却低估了袁绍的能力和胆子。
    但凡有点线索,袁绍就敢把这屎盆子往骆俊身上扣,更别说这事还真是骆俊干的。
    如果没有这次水灾紧急调粮,只需到明年,粮仓里的粮食就能与账面上的数据对应上了。
    目前来说,就羊续审判的结果来看,这起案件和陈王宠无关。
    如今汉室诸侯王封国内的上层官员全由朝廷任命,无论是对封国内军队还是行政诸侯王都是无权插手的,只能收取法律规定的该国租税作为俸禄。
    骆俊放任陈王宠掌控军队,即便有黄巾之乱作为借口,但正如袁绍所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死罪。
    唯一需要纠结的是陈王宠。
    骆俊身上的罪过放到陈王宠身上,就变成了自保。而且,陈王宠的确只在有乱时才集结军队。
    若要告其谋反,有污蔑之嫌。
    灵帝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既不想背负刻薄宗室之名,又想给自己出气。
    但他很快就因为陈逸将这件事先抛之脑后了,至于刘宠,先关着吧,也算是出气了。
    ……
    在窦武陈蕃的问题上,灵帝一直认为错的不是他,而是天下士人。
    如今抓到了陈蕃之子陈逸的确切罪责,灵帝兴致盎然地同刘辩谈起了等陈逸安全到雒阳之后,该如何处置。
    自从出巡计划被迫取消后,刘辩许久没见灵帝这般开心了,心中觉得有些好笑。
    “我听说朝野上下诸多议论,仍有人在为陈逸奔走,认为其无谋反之实,乃是被人诬告。廷尉不堪其扰,都闭门谢客了。”
    “那又如何,陈逸其罪当诛!想为其翻案,痴心妄想!”显然,灵帝对于外界的评论也有所耳闻,“正好以此案来看看羊续是否会徇私。”
    新仇旧恨,灵帝哪有这么容易放手。
    归根到底,这次谋反案虽称得上是一出闹剧,称得上没造成一点破坏,可谋反终究是谋反,处罚的力度全凭皇帝把控。
    刘辩问道:“父皇准备如何处置陈逸?”
    “谋反,当夷其族!”
    灵帝说完,却见刘辩睁大眼睛看着他,正要同刘辩解释,却听——
    “父皇高见!”
    刘辩未曾想到灵帝如今竟会如此克制。
    他知道以此时的道德观来看,灵帝没有选择夷三族这种常见的做法,已经是非常非常保守了。
    也没扩大化再去追究同王芬陈逸有交往的官员。
    “我原想着,若是扩大株连,只怕士人会更加怀念陈蕃。不如借此机会,向天下人展示何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届时,诛杀首恶,明正典刑,又可赦免其妻族、母族,以示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原来,父皇比我更早想到啊!”
    刘辩继续说:“如今朝议汹涌,还可将陈逸当众审判,使其认罪。‘三君’之子谋逆,那些‘八及’、‘八顾’之辈,还有脸以此自居吗?”
    所谓三君、八及等,其实都是士人自己评选出的,其中的主力是当初的太学生。
    只怕当初将太学发扬光大的刘秀都没想到,太学已经发展到了用舆论来绑架国家的选官等制度了。
    且这种私底下的评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实单就这一条,就足以看出这种评选的底色了。
    这边灵帝听刘辩说完,淡然一笑,没错,他就是这么想的。
    刘辩也大概明白了灵帝的态度,他大约也不愿再出现一次党锢之祸,所以没有乱来。
    万一再出现几个“望门投止,使人破家相容”的张俭。
    到那时,大汉就只能与宦官阉党共天下了。
    听到灵帝的表达,刘辩便明白他的态度很难改变了。
    不过刘辩本来就只想要灵帝别搞株连就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只是,如今绝大多数士人都很尊重陈蕃,连带着陈逸都谋反未遂了,还有人在为他奔走。
    如果在雒阳的审判不能百分百给陈逸定罪,一定会横生波折。
    对于尚未抓捕到的许攸、周旌等人,其父母妻子,也都被地方押往雒阳受审,宗族也被地方拘禁。
    又向各郡县下放搜捕文书,又言若此等人能自行出首认罪,可酌情免其宗族之罪。
    归根结底,与把此案做成无从开脱的铁案相比,后续的处罚都是次要的。
    之后,又谈起在此次抓捕陈逸立下首功的贾诩,灵帝兴奋之余,大手一挥,道:“他既然当了中庶子,就再领个侍中吧!那些参与之人,也统统记功奖赏。”
    就在陈逸来京之际,徐州等地的救灾依旧在进行着。
    徐州刺史巴袛,字敬祖,其崇尚节俭。据说,某次晚上有朋友拜访,与之对坐相谈,巴袛不燃官烛,在黑暗中说话。
    节俭是好事,但倘若一个人不分场合的节俭,亦或是以节俭扬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太尉马日磾持节东去,首先去的便是遭灾的七个郡国。
    至徐州彭城时,有琅琊人赵昱,状告徐州刺史巴袛,克扣救灾粮食。
    赵昱曾被举孝廉,任三署郎官,外放县长,后辞官归乡,在本地颇有声望。
    马日磾听说过巴袛节俭的名声,遂派人先行调查。
    发烧转感冒,也没谁了,刚好碰到上架……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