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运河
伴随着江淮与荆扬等地谷粮产量的不断提高,南北在粮食产量上的差异还将会更明显。
这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毫无疑问,雒阳城乃至于整个河南尹的人口都在持续增长。
无论是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之中,还是北宋时期的汴梁,抑或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在设立都城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最方便快捷的将南方的粮食运来供养京都及周围超出土地承受力的人口。
所以摆在刘辩面前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运河。
都城在雒阳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考虑黄河通往长安的那一段位于弘农郡三门峡的天堑。
为此,在卸任了司空之后在南边勘察了数年水利的樊陵专门回来了一趟。
“樊公且上座!”刘辩邀请道。
樊陵有些惶恐,连忙推辞:“臣本尽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但刘辩拉着他的手不放,赞道:“樊公这几年在江淮等地,修建大小沟渠不下十条,且并未因为修建沟渠而穷尽民力,当得此功!”
樊陵一脸感动地被刘辩带着坐下了。
在怀念了一下过往,又展望了一下未来后,樊陵从袖中掏出了有些厚度的一摞纸,对刘辩说道:“陛下,臣近年来一直在考量运河之事。自阳嘉四年乙酉壬申诏出,以城下漕渠阳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
没错,汉室目前是有正在使用的水运的,从雒阳也能连通到长江。
而阳渠,最初是环绕着雒阳内城的一条人口渠,负责灌溉和提供城中生活用水,后来历经修改延长,其水阳渠经雒阳向东过洛水入黄河,再由汴渠、泗水与淮河相通,最后,再经与邗沟可通长江。
在北宋末年为了“阻挡金兵”主动让黄河决堤之前,黄河还没有夺淮入海,淮河的独立出海口也没有因为黄河泥沙堆积而废弃。
而邗沟也是历史悠久的人工渠了,早在春秋时期便被吴国修来用以联通淮河和长江。
樊陵继续介绍着:“以往汴渠属鸿沟,沟渠甚多,亦能水运,至孝武皇帝之时,黄河决堤,二十年不能治,泥沙堆积,鸿沟多废。”
“后来疏通鸿沟旧渠汴渠,经泗水联通淮河,然汴渠因黄河泥沙,常年为害。需要岁岁疏通,以通河运,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
“至孝明皇帝永平十二年,采王景治沙之策,以汴渠为表,黄河为根,共同治理。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如此,遂有近百年之汴渠安顺。”
说完了曾经对于河运通道的治理后,樊陵又说起了目前这条沟通长江黄河的水道所存在的问题——
“自王景修河已经过去百二十余年,汴渠的泥沙堆积复又日益严重,若仅此也不过年年加以清泥沙,然泗水因多干旱,外加沿途灌溉之田较往年增多,每到水少之际,河运便难以为继,以致于冬春缺粮之际,便是黄河所结冰之冰化之后,河运也难以通畅。”
刘辩则问道:“卿此来,定有良策教朕吧?”
樊陵听后,乐呵呵地从他所带来的纸中翻出了一张画着图的。刘辩看过去,只觉得看起来很眼熟。樊陵介绍道:“此乃臣所规划之新河道,借助汴渠之部分水段,又联通多地之灌溉河渠以及旧之河道沟渠,不经泗水,直通淮河。”
刘辩这才想到,樊陵所规划的,不就是隋唐大运河中的一段嘛——在汴渠基础上扩修的通济渠。
“不过即便有这些底子在,大部分沟渠都得拓宽,而一些旧道与新挖无异,其所需之钱粮,臣估算之,如王景雇佣百姓以修黄河之故事,亦当百亿钱。”
刘辩瞧着樊陵有些无奈,一百亿,这得抄多少家啊,真当他是百亿补贴啊。
根本拿不出来。
樊陵此来显然不是来给皇帝出难题的,他解释道:“不过这是加赶工期的办法,如今雒阳对于水运的需求还未这般急迫,臣以为,以十年乃至二十年为期,辅以徭役,当能省下至少二十亿钱乃至更多。”
刘辩大概明白了,樊陵之所以如此说,应是担心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和王景修黄河一样用一年完成这项壮举。
且不说有隋炀帝的教训在,刘辩自觉自己一直以来都是慎用民力的啊。他不禁怀疑,自己在樊陵心中难道就是这样好大喜功的形象吗?
不过这种念头心中暗暗吐槽也就罢了,不宜说出来。
只不过就算十年,一年八亿钱,对于才恢复的汉室财政而言,依旧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但没关系,十年不足就二十年,刘辩觉得自己很稳。
“修建河运,本是便民之事,切不可将这便民因为急功近利而变成害民。”刘辩拿着樊陵整理的资料说道,“如今天下州郡百废待兴,需要用到钱粮人力之处不胜枚举,具体如何筹谋,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公放心,这运河,朕一定会修的!”
在刘辩的记忆中,如今的气候还未达到小冰河期的最低点,到时候,北方作为农耕与游牧大致分界线的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因为气候持续南移,北方塞外将变得更加难以居住。这也是历史上这一时期胡人内迁的一大客观背景。
到时候北方还能生存,但抵抗灾祸的能力会进一步降低。
有了运河,才能更好的沟通南北,将全国的资源整合,便是再遇到大范围的天灾,也多了一条运输谷粮的生命线。
得到刘辩的许诺之后,樊陵拜别而去。
樊陵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见到河运修成的那一天,但只要此河修成了,他此生便无憾了。
他不无期待地想着,到时候再请蔡邕为他写一篇颂文,一如当初的樊惠渠。想到这,樊陵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忽地,樊陵还没出皇宫,便见到一个身影,连忙上前打招呼道:“伯喈,多年未见,可还安好?”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