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论高丽将乱与安南之隙
“此国莫非也有权奸作乱?”老朱振奋道。
“比这更加夸张。倭国的足利尊氏虽然权倾朝野,但至少依然尊奉天皇。”
“而高丽则是彻底的军事政变,改朝换代!”
“三十年后,一位名为李成桂的高丽大将,将在军前哗变,回军高丽王城施行‘兵谏’。”
“并在最后彻底取缔高丽王氏,另立朝廷。”
“李成桂?”老朱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噢!不就是那位对咱大明犁庭扫穴,颇有微辞的高丽将军吗。咱先前,还在想高丽竟也有这等有胆识的好汉。”
“果然,之后倒是做的好大的事业!”
“事业再大,也不过是一反贼而已。”朱肃笑道。“我大明乃高丽宗主,若是举兵为高丽王复仇,高丽百姓本就慕我中原王化,安能不箪食壶浆,以迎我王师?”
“有理,有理!”老朱哈哈大笑,一张本该憨厚的国字脸,笑的异常邪恶。
“就是三十年,也太久了一些。还是得在背后推一推他,让他快些行事为好!”
朱肃微笑,没有插话。这种事老朱不需要他的建议,他只需要把这个机会,交到老朱的手上就好了。
快些行事,错漏就多,大明就有更多的空子……对于这些朝政上的阴谋阳谋,老朱比他懂得多。
“然后便是那安南了。情况和高丽差不多,再过些年,胡姓权臣就要取安南皇室而代之。”
“安南如今的陈姓皇室绵延已久,已至末期。国中豪族林立,吏治败坏。”
“稍有风吹草动,顷刻便要改天换日。”
“噢,此前你说过,老四当政之时‘郡县安南’,便是瞅准了这个机会吧?”老朱道。朱肃所说的明史,他无一不烂熟于心,反复咀嚼,自然知道永乐年间朱棣攻下安南置以郡县,最后失败的事。
“是。不过永乐年间时,我大明其实并无大义,唯一一个陈姓皇族的遗嗣也被毒杀。故而虽暂且将安南设为交趾,却无法长治久安。”
“此地民乱不断,终成我大明负累,最终不得不主动放弃……”
“那是自然。安南立国日久,以势强压必然遭遇重重阻碍。”老朱道。“老四那时动手,终究还是晚了些。”
“咱现在开始动手,倒是不早不晚!”
这一堆天家父子对视一眼,默契的哈哈大笑起来。
“如这般说,此三地早不遭乱、晚不遭乱,偏偏几乎同时在咱大明朝的时候遭了动乱,倒当真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的建藩之地!”老朱看着地图上的倭国、高丽、安南三国,已经将其当成了自家的领土,表情如同猛虎看着三块肥美的肉那般垂涎欲滴。
但想到如今大明的境况,又不免长叹一口气。“只是如今,咱大明内部也是千头万绪,不知能不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您是担忧大明国力恢复不及吗?”朱肃道。
“那可不?北元肆虐日久,天下民户比之宋时,十不存一。单这一点,想要修养回元气,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老朱说道。“偏偏此事又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徐徐图之。咱虽然是皇帝,可也不能下道旨意,就让咱大明马上蹦出一大堆大胖小子……”
“呃……”朱肃心说这说的没毛病。就算如今国泰民安天下百姓都铆足了劲儿造人,离这批孩童长大,至少还需十几年呢!
“且咱们这大明朝啊,其实只是外面光!咱当皇帝这些日子,倒还没有之前当个区区吴王时候过的舒坦!”老朱干脆在朱肃面前倒起了苦水。
“这地盘大了,什么鸟事儿都有!今儿要赈灾,明儿要修河,后天天杀的北元又袭边了。咱天天批的那几大担折子,其中倒有九成九是来寻咱要钱的。”
“咱特娘的还想找他们要钱!一个个的都要咱操心,偏偏这活儿,咱这个皇帝,还必须给他们干!”老朱吹胡子瞪眼的抱怨着,身为皇帝,他能展露内心的对象并不多,马皇后算一个,太子朱标算一个。
如今的朱肃,亦能算一个了。
“若是咱大明自身底子不够,贸然吞下这些地盘,只怕轻易也守不住。”
“嗯,您说得对。”朱肃也点头道。“要在此三地建藩,咱们大明就必须一直保持强大,必须为藩王们震慑住彼国国中宵小。震慑个三四代,等我华夏王化深入彼国百姓内心深处,彼国方能完全成为我华夏之地。”
“若是我大明虚弱,即使取其社稷,也必难以长久。永乐朝的安南,便是明证。”
他低头想了想,复又抬头:“爹,我为您介绍一位美人,您看如何?”
“美人?”老朱怔住了。继而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不善。
“你才多大点的娃娃,要给咱介绍美人?”
“若是被你娘、咱妹子听了去,伱猜她会不会教训你?”
“咳咳咳……”朱肃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噎着了。虽然这些日子马皇后对她表现的极尽慈爱,可朱肃可没忘记,他们这些兄弟昔日胡闹时,马皇后冷着脸罚他们跪的样子。
老朱生气,多只是一阵狂风骤雨,忍一阵儿便过去了。
可若是马皇后生气……咳咳。
若是不让她感受到你真心知错悔改了,那就永远不会结束。
“我说的不是那个美人……”朱肃赶忙解释道。怎么董仲舒当时用这种说法一下就吊起了汉武帝的兴趣,自己用同样的说法洪武大帝却是这副神态:“此美人,非寻常美人也。其可富国、可富民、可攘外、可安内。”
“若是运用得当,或许,还能助我大明破除那三百年之魔咒……”
“哦?”老朱来了兴趣。“天下竟还有此等美人?那咱倒确实是多多益善。你且说说,这美人是个什么劳什子,为何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朱肃几乎绝倒,什么劳什子……老朱这一口土话也实在是太接地气了。这种必定要载入史册的时刻,蹦出这样接地气的词儿真的好吗?
再度收拾情绪,轻咳了两声,朱肃才道:“便与董仲舒献儒学‘美人’也似,儿臣也愿为父皇,献上一门足以让我华夏日益富强的学问。”
“这门学问,名唤:‘科学’!”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