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人类群星璀璨之时(求追订!)
“你读过《论语》吗?”
“听过《春秋》吗?”
“看过《易传》吗?”
——
驿馆雅舍之内,当孔子的第八世孙孔鲋抵达临淄第六天时。
一个年轻的秦士忍不住戏弄一下这位孔子的传人。
作为一名秦国虎贲卫,居然看守了一次大名鼎鼎的孔子后世子孙。少读商君书,长读韩非说,在秦人的眼中,儒家就是异端。
“先生为什么之前不肯来我临淄,现在却到了我临淄城中呢?”
“面对流言,只有行动可以破除它。”
士卒捋捋须,这说了和没说一样。
“我听说此前先生居住在魏国,魏国和我秦国交战,为什么当时先生不挺身而出呢。先生既不帮助魏国,也不帮助我秦国。那时候先生也是待在家里抚琴吗?”士兵捋须。
这时其他大秦士也纷纷走了过来,调戏孔子后人,回去之后够他们吹牛皮。
于是百年之前,众人围着孔子团坐,虚心问道。百年之后,秦士围着孔子后人,专门嬉笑他们。
孔鲋,生得高大,孔武有力,身配长剑。
作为孔子这位举世无不赞誉的圣贤的后人,孔鲋一出生就已经背负了许多常人羡慕的东西,比如家世、名望;当然,他也不可避免背着许多重担,比如外人眼中对他的期许,对他道德上的要求。
只是作为孔子真正的后人,孔鲋早就克服了这些东西。
他没有在意过自己这样的家世,只是认为自己不过是孔子的嫡亲孙子而已。
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他是孔鲋。
孔鲋对外也经常这么说。
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赢得了周围的尊重和理解,也吸引了很多有名望的人。
比如此刻寄居稷下学宫的那位陈姓男子,就是孔鲋的好朋友。
当初陈余说要去请的好朋友,就是他。
反正兜兜转转,还是到来了。
孔鲋被秦人围坐,也没有惧怕,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君子不得其时,要静静等待,退以修身,以俭养德。等到时候到了,才该出来。”
若是君子不得其时而出,只会伤害自我。再说了,我若是出去,你们秦人恐怕有不少要死在我剑下。
孔鲋心中暗想。
年轻焦躁的大秦士们,看到孔子后人真的很有教养、很有礼貌之后,再看看自己一个个蹲的蹲,搭肩的搭肩,他们纷纷感觉自己的行为很差劲。
因为对方过分的高洁、礼貌,飘然出尘,反而让这些不爱讲礼貌礼仪的家伙们一個个忍不住动了坏心眼。
另一个大秦士忍不住问,“听说当初儒家大师荀卿来到了我秦国,昭襄王礼遇了他,但是却没有重用他。这是为什么呢?”
孔鲋坐在席子上,望着眼前这个秦国偏左发髻的士兵,他的脸上有着一块很大的黑斑。
孔鲋先是笑了笑,随后对他说,“未曾听闻昭襄王之竟然为士卒也。”
这脸上有黑斑的士兵一脸迷茫,“我非昭襄王之后啊。”
“汝既非昭襄王之后,更非昭襄王其人。关心询问这件事做什么呢?”
士兵的头发和眉毛顿时竖直起来,他的拳头捏得紧紧地。
孔鲋呵呵笑着,根本不在乎这个士兵。
这位士兵见到他如此无畏,且又无所谓的心态。
脸上的愤怒最终转为不甘和委屈,攥紧的拳头也慢慢松了下来,竖直的眉毛却不曾低下来。
要不是这个人是太子贵宾,他非砸死他不可。
这位优秀的大秦士,作为虎贲卫,他听过太子不少事迹,也见过不少扶苏的名场面。
太子常说,别生气,谁先生气就输了。
所以他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席子上,对着孔鲋说出了这样的两句话。
“哼——孔子是傻子,他的后人是骗子。”
“我看儒家,也就只会吹嘘骗人了,什么齐家治国,不过是骗人的东西。”
孔鲋闻言,确实是怔了一下。
秦士则捧腹大笑。
只是孔鲋再抬起头来看着自己,他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从刚才的敷衍变得怒意满满。
但是其他秦士也注意到了,孔鲋的眉毛始终是舒展的,手掌也是摊开的,他还是和之前一样温和有礼。
这就显得孔鲋像是一只被人踩到了尾巴的老猫,只敢低声猫叫,其实一点能耐都没有。
众人看到孔鲋脸色黑了,他们十分高兴,这就准备走了。
但是孔鲋却忽然拔出剑来。
“你要做什么?我们可要禀告太子了?”
孔鲋毕竟高大威猛,拔剑而出,怒发冲冠,更是让这些秦士战栗。
孔鲋环视眼前几只大虾,十分冷蔑地问。
“你读过《论语》吗?”
“听过《春秋》吗?”
“看过《易传》吗?”
这些秦士一个个顿时打起了哆嗦,纷纷身子向后倾斜。
这些骄傲的大秦士,在孔鲋的三连问下,一个个面红耳赤。
“我们又不是儒家的人,我们读这些干什么啊。”
“我们是秦国人,我们懂法就行了。”
这些回答气若游丝,声如蚊叫。
而另一侧,孔鲋的气势却越来越强大,压迫地这些个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虎贲卫们互相抱起来。
“没有是吧。既然没有!你们凭什么这么说!?”
孔鲋盯着眼前这几个人,汹涌的气势吓得他们一个个像是大虾一样弯腰做礼。
“您别生气啊。”
秦士们确实惧怕了。因为孔鲋用他的气势和行为告诉了他们,真正的儒士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错了。您是真正的大儒。我们是因为以前看过了很多虚假的儒生,所以对儒家没有好感。”
“只是希望您以后可以管教一下那些出来滥竽充数的儒生。”
“嗯嗯,一定要出出气。他们可把我们害惨了。我们在前面杀人,他们在后面诋毁我们。”
秦士们非常愤慨,为了养活家中老小,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他们可非常不容易。
孔鲋仍旧横眉,面对这些秦士没有一丁点畏惧,周围的秦士也被孔鲋无畏的气势所感染。
“我不过是问了你们几个问题而已,你们这就说我是真正的儒生。你们连儒学的一本经典都没读过,又怎么能说我是真正的儒生呢?”
孔鲋才看不上他们这些前倨后恭的秦士。
“我听说什么样的将带出来什么样的士兵。今日观察伱们这些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带领你们的将军是怎样的人了。”
虎贲卫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请先生原谅我们,不要将这些事告诉太子。”“先生不知道。我们过去虽然身在王宫,可是见过的儒生比在齐国见到的多多了。那些虚假的儒生,他们见到我们,百般嚎啕,十分卑顺,根本没有您傲岸的气势。”
“您一个人面对我们这些人,丝毫不畏惧。但是我们在咸阳宫里,一群儒生面对我一个人,却以我为尊。”
孔鲋笑道,“为子张氏贱儒也!这些人,无须为惧。日后也成不了大器。”
听到孔鲋的话,这些人对他自然更加恭敬了。
因为看到孔鲋,他们立刻想到了如今的五大夫。没错,张苍过去在宫中就是这样的,不屑与小人贱儒为伍。
“您这样的贤士,太子日后一定会征召您的。只希望您能够答应不要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
“我们也是看您到了驿馆雅舍,每天不是抚琴就是看书,这样的日子得多无趣啊,我们纯粹是想逗逗先生您开心。”
孔鲋只觉得有趣,这几个秦士战战兢兢,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是……看着像个贤者。
“是啊,一直都听说孔子很厉害。可是我们从没听说过孔子后人有过什么作为。都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如今才知道,孔子的后人不愧为孔子的后人啊!”
“是啊,您才是真正的儒生啊。”
孔鲋只是摇头,“过去的人,都是对人听其言而信其行;而如今的人,听其言而观其行。你们只是听我说了几句话,这就相信我了。这可不是辨别君子的办法。一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些秦士看到孔鲋,顿时就对儒家改变了态度。
他们开始纷纷坐在了孔鲋边上。
“天下的儒生,如果有一半是您和五大夫这样的贤士,儒家的名声就会比现在好很多了。”
孔鲋听到这话,只觉得自己的内心好似被人丢了一块石头下去的平湖,现在阵阵涟漪泛起,不能平静。
这秦士尚且愿意了解儒家,承认儒家;为什么他作为儒生,却对秦国抱有如此抵触的态度呢。
君子是不能这么做的。
这些人再三又问孔鲋,问他会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秦太子。
看着这些前倨后恭的秦士,孔鲋很认真地回答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不会计较这些事的。”
这些秦士谢过了孔鲋,一个个就准备回去站岗。
孔鲋想到这些人方才一直在说,自己是个贤士,太子一定会征召他的。
孔鲋就问他们,“你们的恒阳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群秦士回过神来。
一人道,“太子想让这河里的水由浊转清。”
孔鲋低下了头,“你们的太子,行的是正道。”
另一个年轻士兵站出来说,“太子和大王一样,厌恶腐朽贪婪的贵族,希望让勤劳善良的人得到应有的报酬。”
孔鲋闻言,赞叹说,“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士兵啊!”
脸上有黑斑的男子,他就想说点不一样的。以后孔鲋这个男人,恐怕要在秦国成为了不起的人了。
“这就得从大王说起了,大王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太子要接替大王的事业,还想着比大王做的更为出色。所以太子要做的事业,那是不可估量的。”
孔鲋听了,很认真地说,“做一个霸主,很简单。但是做一个圣明的君王,那就很难。”
“那有什么。你要是了解了我们家太子,就知道这天下没什么难事。”
“哦?”
“那你是不知道。我们家太子打从落地,吹牛牛皮没破过,打仗更是没输过!”
“打太子生下来落地那一天,咸阳城上空那是腾起朵朵五彩祥云……”
这些士兵们纷纷围着孔鲋赞美他们的太子。只是这赞美的方向逐渐走向了他们无法把控的地步。
“太子夜住寿春,梦中见南郡之南有参天大佛。佛白曰,沛县有天星降世,名唤萧何,若能得此贤士,日后太子可以躺在宫中不做事,天下自然太平也。”
“岂止啊。太子游猎上林苑,遇到神龙……”
孔鲋静静地听着,额头上出现一条条细纹,手心里也冒出了汗。
此时,某位秦国的太子正在雅舍里看棋谱,作为贵族交际之中最常用的娱乐游戏,虽然是地位决定胜负。可是历史告诉他,掌权者一旦陷入身居高位,恐怕会看不清自己的实力。
扶苏便趁着闲暇,专心研究棋谱。
而他那忠心耿耿的虎贲卫们,正你一言我一语,将扶苏从一个人形容成一种神,随后不由自主地,又在这个神身上添加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
孔鲋听着,眉头渐渐挑起,当然此时汗水已经流满了后背。
幸亏将军蒙恬路过,给他解了围,“先生不要见怪。”
孔鲋听得那是满头大汗,“秦太子身边的士卒都是这样的人吗?”
蒙恬本来神情严肃,神色严厉,但是听到这个问题后,他也顿了一下。蒙恬低声告诉孔鲋,“基本上只有卫尉刘季手下的士兵是这样的。”
——
很快,稷下学宫就要召开当时天下所有在野学士都可以参加的诸子百家集会了。
孔孟世家一到,墨门也纷纷前来。
墨门,是扶苏唯一派人专门去请的学派。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为了寻找这些学派的领导者,扶苏费了相当大的力气。
很多人都说墨家在秦灭亡后就没有了,事实上墨家延续到了六朝。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墨家的声音越来越弱。
其实墨家在被各国吸收进了官所,有的自己消解在了民间。因为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最讲实用、实干的。说是什么就做到什么,这种讲究信义的精神恐怕孔子在世都要赞叹。
最著名的故事,则属于腹杀子了。
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从前有个很有名望的墨家钜子叫腹,他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要听我的。”
腹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规。”
腹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
墨家经典里头,专门把这件事给记录了下来。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腹的精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墨家的精神。
所有的墨家弟子,都把墨家的规矩当做铁律一样来奉行,非常严苛。
扶苏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经典故事时,非常感慨,因为就是后世的宗教引领下,也鲜少有人能做到这样的事情。可是在墨家弟子中,却有着这样许许多多的弟子。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之中,他们墨家的身影也非常活跃。
墨子,他原先师从儒家,后来因为不满儒家萧试图恢复的尊卑等级,所以脱离了儒家,自创学派。
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平民出身的哲学家。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
根据记载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也因为本事在身,比起只会口头说教的那些首领更值得人尊敬。
墨子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当时所有的士人都非常明确地将自己与工、商、农脱划清界限,仿佛其他人都是泥土,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云朵,而墨子却主动接近工匠,成为工匠,帮助农民。
在创立墨学后,墨子及其弟子们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因为墨子所主张的言论和他的所作所为,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的手工业者以及下层士人,他们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墨家学派,也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大家坚持一下,熬过去。我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砍掉大一统之前的准备工作。但是仔细想了想,都写到这份上上,一旦作者道心不稳,急功近利,这本书就没那味道了。还不如直接一开始写无厘头爽文。希望各位读者理解。
等到陈平到手,就可以全面反攻了。一定写的精彩,大家放心!】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