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 第191章 往蕃坊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商秋给杨沅和冷羽婵让座道:“两位,先坐,咱们慢慢说。”
    然后,他从怀里摸出一个绸缎的小包包来,得意地道:
    “这是本官从六姐那儿顺来的上好狮峰炒茶,是皇后娘娘赏给我六姐的,你们尝尝。”
    “原来刘副指挥你也喜欢吃清茗啊……”
    杨沅哈哈一笑,把袍裾一甩,“噌”地一下,就从袍底摸出一个小罐罐来。
    “下官趁着清茗刚刚兴起时屯了几罐,自己也喝,朋友也送的,也就喝光了。
    昨儿下官挖门盗洞盗洞挖门的好不辛苦,才又弄来两罐,这一罐你先喝着,再多可就没有啦,哈哈……”
    刚刚落座的冷羽婵忍不住乜了杨沅一眼。
    这句话,怎么似曾相识呢?
    “弄得到炒茶不难,难的是品质上佳者……”
    刘商秋说着,打开罐儿嗅了一口,登时喜道:“好茶!”
    刘商秋赶紧把小罐罐宝贝似的藏了起来,先吩咐兵士去沏茶,才对杨沅说道:“杨副承旨……”
    杨沅欠身笑道:“杨某尚未取字,刘副指挥唤我二郎即可。”
    刘商秋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托个大,唤你二郎好了。
    刘某表字青阳,二郎唤我青阳就好。二郎,对于蕃坊,你了解多少?”
    杨沅道:“本官扮帮闲送索唤时,曾经去过两次,但均未停留太久,对蕃坊可以说,毫不熟悉。”
    大宋商贸发达,尤其是海洋贸易发达。
    所以,在泉州、广州、临安等地,有大量蕃人经商、定居,渐渐便形成了蕃人聚集点。
    官府为了方便管理,便在他们的聚居区专设蕃坊。
    蕃坊的管理者由这些蕃人中德高望重、财力雄厚者充任。
    当然,也是要经过大宋朝廷认可并任命的。
    蕃坊就像是后世的唐人区,生活在那儿的蕃人自成一個生活体系,连自己的学校都有。
    只不过,这蕃人不及唐人区的是,唐人区住的都是华人。
    他们虽然被宋人统称为蕃人,实际上却是东洋南洋西洋,哪儿的人都有。
    东瀛、吕宋、新罗、暹罗、柔佛、天竺、大食、勿斯里、波斯……
    刘商秋客气了一句,才道:“那些蕃坊,经营东西方生意,常有海上大船往来。
    我们目前查到的消息是,在宋金两国间走私的那些海盗船,极可能冒充蕃船作为掩护。”
    杨沅沉吟道:“这可不是挂上面旗子就可以乔扮的,有蕃人照应他们吧?”
    刘商秋微笑道:“不错!市舶司方面,有李判官帮他们伪造出入关牒,此外,就是有蕃人照应了。”
    寇黑衣补充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或者这些蕃人来。顺藤摸瓜,就能揪出一串。”
    冷羽婵问道:“既然已经有了指引到蕃人头上的线索。有这个能力的蕃人应该不多吧?”
    刘商秋叹了口气,道:“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
    杨沅道:“哦?难不成还有什么问题?”
    刘商秋颔首道:“是。我本以为,有能力做这种事的,应该就是蕃坊坊主了。
    但是一番调查下来,才发现蕃坊虽名为蕃坊,却是人种复杂、来历复杂、势力同样错综复杂。”
    寇黑衣道:“简单来说就是,山头林立。朝廷设立的蕃坊主,定居临安已经二十多年了。
    他地头儿很熟,和官府也常打交道,因此稳坐蕃坊坊主之位,但他早已不是蕃坊势力最大的商贾了。”
    杨沅恍然道:“原来如此。”
    刘商秋道:“我们已经调查到,在蕃坊里,势力强大者分为三派。
    东洋者一派,南洋者一派,西洋者一派,这三股势力,都有参与宋金之间走私的资格。”
    寇黑衣道:“最有可能牵扯到宋金走私中去的,就是东洋派,其次是南洋派。
    我们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调查的,可是……”
    刘商秋道:“可是,一番调查下来,线索却指向了西洋派。
    我们是宋人,长时间逗留在蕃坊,是很引人注意的。
    哎,为了对这三股势力逐一排查,刘某真是费尽了心思啊。”
    说到这里,刘商秋不禁四十五度角望天,一脸的生无可恋。
    寇黑衣忍着笑意道:“前两天,我们刘副指挥甚至男扮女装去蕃坊打探消息。”
    冷羽婵听了也有些忍俊不禁,仔细看了眼刘副指挥,嗯……
    还真是,刘副指挥若扮上女装,也不是不行……
    刘商秋瞪了寇黑衣一眼,又无奈地一叹,道:
    “现在,我们最大的怀疑目标,是来自勿斯里(埃及)的大商人阿莱西斯·瓦迪耶。
    但是上次的刺探,我已经连女装都用过了,再想接近瓦迪耶的话,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刘商秋所说的“无人可用”,自然不是单纯地指没有人。
    如果随便拉来一个人都可以的话,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人,都没问题。
    问题是,如果没有足够灵活的头脑,没有随机应变的本事,没有接近、打入、刺探的能力,那派去的人只能打草惊蛇。
    普通的皇城卒,还真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年代没有系统培训间谍的地方,谍报系统的人全靠个人的历练和天赋,或者由前辈传帮带,能胜任复杂谍报事务的人还是太少。
    而杨沅别号“宋词”,曾在金国潜伏十年,且全身而退,显然,他是可以胜任的。
    杨沅听到这里,也明白了皇城司向枢密院请求协助的目的。
    杨沅道:“原来如此,那么,劳烦青阳兄和寇都头把这个瓦迪耶的情况,再跟我说仔细些。其他几方势力已经调查到的,也请一并说说。”
    这时,清茗已经沏好,端了上来。
    茶香飘逸,刘商秋精神大振。
    “二郎,你这茶好,和宫里的上好炒茶竟然一个味道。”
    刘商秋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来,对寇黑衣道:“寇都头,伱来说吧。”
    ……
    寇黑衣的解说倒是比刘商秋细致,且有条理。
    杨沅听他说完,沉吟道:“这种怀疑目标,一般的做法,只能长期盯梢了。”
    寇黑衣点了点头。
    之前杨澈盯梢大海商关昊,耗时半年多才有结果。
    之前盯梢金国间谍魏汉强,差不多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其实,半年多已经算快的了,想要挖出一个深藏不露的间谍,有时候连续监控几年都属寻常。
    刘商秋道:“问题是,如果按部就班地查,耗时太久,官家那里不好交代。
    再者,近来宋金走私愈发猖獗,长此以往,对我大宋税赋影响极大。”
    杨沅道:“所以,青阳兄的意思是要尽快有个结果?”
    刘商秋道:“至少有所斩获。”
    杨沅道:“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只能下个饵,主动钓鱼了。”
    刘商秋迟疑道:“他们既然与金人做交易,行事必然非常谨慎。
    要下饵,也得先取信于他们,就这只怕也要一两年的功夫才成吧?”
    杨沅道:“西方商人,从诞生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就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他们有一半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一倍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三倍的利润就敢冒杀头的危险。”
    “他们做海贸,风险极大,可他们不还是做了?
    这些肯飘洋过海,冒着一去不回的风险做生意的人,天生就喜欢冒险,只要利益足够大,就不怕他谨慎。”
    寇黑衣:“可他们替金人打掩护,获利定然不菲,我们要冒充什么商贾,才能得到他们的看重?
    如果冒充临安有名的某个大商贾,很容易就露馅的吧?”
    杨沅看着刘商秋手中捧着的茶杯,悠然说道:“茶,就是一项暴利的产业!
    茶在西方,更是暴利中的暴利。如果我们能说服一个大茶商协助我们,此事可成。
    如果那茶商不肯……”
    杨沅看了刘商秋一眼,刘商秋会意地挺起了胸膛。
    “就这么办,找茶商帮忙,就找这个制炒茶的奸商!”
    “我们临安左近产茶的地方,几乎全都被他包圆了。”
    “这且不说,他还把手艺好的炒茶师傅全都高价聘请了去,害得别人想跟着做这门生意,一时半晌的都拉不开架子!”
    “这且不说,他还开了一个茶道场,你猜怎么着?”
    “他生产的茶道用具,只要不是金玉一类昂贵之物做成的,购买茶叶每满一石,就赠送精美茶具一套。”
    刘商秋把茶杯重重地一顿,愤愤然道:“他的茶叶现在可是供不应求啊,用得着赠送茶具吗?
    他就是为了鼓励外地茶商多买他的茶。”
    冷羽婵有些不解地问道:“他都供不应求了,还鼓励外地茶商多买他的茶叶做什么?”
    刘商秋冷笑道:“当然是为了抢占外地茶行的生意啦,毕竟这新茶道流行的虽快,上好的炒茶出的却慢。”
    “他先叫外地人都喝惯了他的龙井,习惯一旦养成,想换就难了。
    至于临安这边,反正他占着地利人和,当然不急啦。”
    杨沅笑道:“也说不定是为了在临安制造饥饿营销的效果。”
    刘商秋、寇黑衣和冷羽婵一时没太理解何谓饥饿营销。
    杨沅已然道:“如此说来,这个茶商果然够奸诈,成!那我就去会会他!他若不识抬举……”
    刘商秋傲然道:“那就本官出马。寻个由头,封了他的茶厂,占了他的茶山!叫他不给我茶喝!”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