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流 - 第二百二十章 李云中疑神疑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李鸿章他们已经出发了!”张遂谋看着李云中久久的遥望下关码头方向,不由出声提醒。
    兵部尚书赵烈文笑道:“两百年前大顺皇帝李自成率兵攻占燕京,前明皇帝崇祯逃亡煤山,自缢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相随,不知这咸丰皇帝会怎样?如果他死守燕京,对我们北伐战事还是有些影响的。”
    张遂谋一挥手,仿佛咸丰皇帝已经被他拍死一般,嘴里说道:“怕什么!就算咸丰小儿死守燕京,也挡不住我大汉儿郎,到时把他押来南京受审,这才对得起鞑子在中原造的孽。”
    “哈哈哈……”陆建瀛在赶来上书房,刚到殿外,就听到张遂谋的一番言论,不由发出一阵讥笑声。
    张遂谋大怒,在南京还有人敢嘲笑他!活得不耐烦了?转头一看,竟是陆建瀛与常大淳二人,对着两位阁老的面,张遂谋并不害怕,直言道:“陆大人何故发笑?认为本官说的不对吗,还是陆大人对故主心怀眷顾?”
    陆建瀛摆手,对李云中解释道:“启禀皇上,刚才微臣听张大人一番言论,想起了一个历史典故,这才情不自禁笑了出来,请皇上赎罪!”
    李云中饶有兴趣的问道:“什么历史典故可以与活捉咸丰相比,难道是前明朱元璋的事?”
    陆建瀛像小鸡啄米似得猛点着头,心里松了口气,可不能让皇上认为他对咸丰还有感情,别人无所谓。他可是当过咸丰老师的人,暗地里劝劝皇上放走咸丰就算了。可不能当众提出来,可是这里有张遂谋。还是让正夫说出来比较妥当,想到这里,陆建瀛向常大淳使了个眼色。
    常大淳明白陆建瀛的苦衷,立即笑道:“皇上有所不知,今天的局势与当年徐达北伐很是相似。”
    张遂谋暗道:这帮读书人就有这个优势,说什么都能想出个典故,看皇上饶有兴趣的模样,这次又让他们出了个彩头。
    李云中点了点头,说道:“你是说徐达为什么没有活捉元顺帝?”
    常大淳回道:“正是。当年徐达有两次机会活捉元顺帝,可是都故意让他逃跑。”
    张遂谋暗自欣喜,这常大淳大话连篇,一国之主是那么好捉的,还两次!以皇上的姓格一定会追根究底,到时有了破绽,看你们怎么交代。
    李云中问道:“两次!这元顺帝也太糊涂了,朕记得蒙古势力在明朝早期一直都很强大,徐达为什么要放跑元顺帝?”
    常大淳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按照史书记载。的确有两次,第一次就是北伐的时候,徐达率领大军攻占通州,通州位于燕京西侧百里。大军不用一天就可兵临城下,当时燕京守卫空虚,可是徐达足足在通州呆了七天。大军不发一兵一卒,元顺帝在第七天夜里打开健德门逃跑了。”
    李云中听说有史书可查。量他也不敢胡言乱语,说道:“这是徐达故意放跑元顺帝。这是第一次,还有一次是什么情况?都说来听听。”
    常大淳答道:“第二次就是开平之战,当时元顺帝固守开平,开平位于蒙古,是元朝的上都,可是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包围了开平,这照常理,元顺帝插翅难飞,可是徐达又命大军放出一个口子,元顺帝就趁机逃了,当时常遇春很不理解徐达的举动,回朝后还像朱元璋弹劾了徐达。”
    李云中有点明白了徐达的苦楚,还是问道:“这活捉敌国皇帝是一件大功,为什么徐达三番两次的放跑元顺帝?”
    常大淳抿嘴而笑,回道:“当时徐达是这么说的: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但好歹也曾经是我们的皇上,管理中原那么久,是合法的统治者,怎么也要给点面子。如果真的逮住他,我们的主公该怎么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难道封一块地盘给他?还是把他杀了才甘心?我觉得两者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最好。常遇春很不理解徐达的说辞,所以才有后来弹劾徐达的事。”
    李云中可是彻底明白了常大淳、陆建瀛的心思,他们想让自己也学学朱元璋,放跑咸丰皇帝!这两个老狐狸,拐弯抹角的不如直接说出来。
    陆建瀛添了一把火,解释道:“当时元顺帝的称号是元惠帝,只是因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这才得了顺帝的称号,如果咸丰皇帝也能退往东北,宣布放弃中原的统治,这未尝也不是一段佳话,既能止戈为武,逼迫湖广、陕甘几省投降,又能显示出皇上胸怀广大,可谓两全其美,请皇上三思。”
    见皇上还是无动于衷,常大淳与陆建瀛看向赵烈文,希望他也出来劝一劝。
    赵烈文无奈,出言道:“皇上三思,这徐达放跑元顺帝固然是因为朱元璋的意思,也有避免功高震主的事情发生,像徐达这样智勇双全的将领,我军是没有的!”
    李云中直视赵烈文,心里一惊,这意思不就是说:活捉咸丰是一件旷世绝功,可以流传千古,声望瞬间可以撵上他这个皇帝,如果有不轨之心……
    李云中确实犹豫了,陈玉成才十六岁,如果让他捉了咸丰,势必要大加封赏,他已经是一个集团军司令,还有什么可以赏赐的?自己比陈玉成大十岁,万一先一步驾崩,陈玉成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他的叔叔陈承瑢心思活泛,不可不防;
    至于李秀成,那是不拘常理,第一仗就敢私藏钱财,后来在南京还是建了一座真正的银山,前世为了活命,更是写了乞降书,让他活捉咸丰,还不把尾巴翘上天上去;
    罗大纲倒是中规中矩,可是李云中最不放心的就是罗大纲,一方面他对会党人士太过宽容,一有投奔他的,罗大纲就委以重任,这天地会都是些什么人物,那造反当做娱乐活动,胆大包天!动辄就是几万人起事,再说自己半途截了苏三娘,这罗大纲竟然无动于衷,要是自己,早就跑了!难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鸿章依前世的例子,倒是可信,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不过他已经投降一次,心中信仰有了裂缝,不知能不能忠贞不二……
    悲剧了,李云中转身,拍了拍额头,这***怎么回事,竟没有一人可以完全信任,是自己多疑了?是的,自从当了皇帝以后,就整天提防有人造反,自己得了心里疾病,这可如何是好,这个时空还没有心里医生啊,我该怎么办?照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酿成大错,难道要搞成隋炀帝那样?
    张遂谋怒视赵烈文,怪他说的太直白,把皇上搞成这样。
    常大淳与陆建瀛面面相顾,一齐低着头用眼神交流。
    常大淳皱眉:皇上是怎么回事?为何表现出如此痛苦的模样?
    陆建瀛摇头:我也不知,难道今天来错了?
    常大淳向李云中方向怒了努嘴:要不要劝劝皇上?
    陆建瀛胆怯的退了一步:要去你去,我可不想触霉头。
    常大淳眼神发呆,暗自叹息一声,灵机一动,上前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李云中暂时放下心事,回道:“什么事?说。”
    常大淳有心让李云中出去散散心,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十天有九天呆在上书房,英明如康熙爷、乾隆爷的人物还不常常下江南散心,雍正爷就是因为没有散心,这才只当了十三年皇帝,比前面两位少了不知一点半点,不过我这件事未尝没有媚主的嫌疑,可不能直白的说出来。。)
    ps:马上要统一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