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 第204章 考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考察
    汕美。
    海丰县,公平镇。
    几辆涂刷着南电集团字样的公务轿车,停在了公平镇西部的一个小山村之中。
    “宋经理,定位应该就在附近了。”司机停车后说道。
    秘书看一下地图导航的定位:“老郑,向前开多三百米左右,要拐一个弯。”
    “好的。”
    车子再次向前。
    过了几分钟,拐弯过一个弯道,被山体遮挡的场面豁然开朗。
    一个小山谷里面,公路两侧的平地和小山坡已经被改造成为了奶牛养殖场。
    一眼望去,这一片养殖场的奶牛牛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以及给奶牛活动用的人工草场,竟然有一种连绵不绝的景象。
    两侧的山地同样被改造成为四级梯田,梯田上种满了转基因异木,异木树下是郁郁葱葱的紫苜蓿。
    三辆轿车微微停下来。
    路边的指示牌上,写着公平镇奶牛养殖基地、公平镇生物燃料实验基地。
    根据指示,一行人又开一公里多大的路程,才看到在牛舍旁边的一排排建筑物,其中一栋建筑物楼顶有“公平镇生物燃料实验基地”的大红招牌字体,他们就知道目的地到了。
    门口,向保安说明情况。
    不一会,林书雅就带着实验基地负责人张光宇出来。
    “你好,我是海陆丰公司科技事业部技术经理林书雅。”
    “你好,我是南电集团岭南分公司的总经理王山河,非常高兴见到林教授。”王山河来之前,显然是做过功课的,知道眼前的林书雅是江淼的夫人,也是一位微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同时还是狮子山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
    林书雅落落大方地说道:“王经理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刚好近期有空闲时间,就由我亲自向各位介绍一下技术吧!”
    “那就劳烦林教授了。”王山河想起一件事,转过头拉着另一个中年人说道:“林教授,这位是我们公司的荣誉顾问马知遥博士,马博士从事沼气发电领域,对于微生物发电技术也有一定了解。”
    “你好,林教授。”
    “你好,马博士。”
    一行人相互介绍了一下,然后就来到了基地内部。
    基地负责人张光宇向众人介绍这个基地情况,只见他指着那一栋挂着“发电大楼”的建筑物说道:
    “各位,这就是我们公司目前投入使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纤芥一号。”
    马博士提了提眼镜:“林教授,我看过你前段时间发的论文,这个纤芥一号就是利用那种变异的欧文氏菌为基础研发的?”
    “没错。”林书雅微微一笑。
    两人交流了一会学术。
    在一旁宛如听天书的王山河,赶紧找了一个机会打断两人继续谈技术研发的话题,他笑呵呵说道:
    “林教授,不如我们进去看一下设备如何运行吧?”
    林书雅顿时反应过来,看出王山河等人听不太明白专业术语,赶紧点了点头:“可以,张总监,你带我们进去看一下吧!”
    “各位,请吧!”张光宇在前面带路。
    马博士为首的几个技术人员,也只能随大流,跟着一起进去。
    来到发电大楼的门口,这里有一些牛粪的味道,不过众人都没有说什么。
    通过消毒通道,穿戴上防护服,众人才进入了发电大楼内部,不过并没有直接进入需要隔绝内外的发电房间之中,而是来到了顶楼的调控中心。
    调控中心内部,3名值班人员正在看着电脑屏幕。
    看到张光宇等人进来,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张光宇摆摆手:“你们都回岗位,我带林总参观一下。”
    “好的。”众人暗中松了一口气。
    看着监控屏幕,还有各自电力调控设备的后台数据,王山河多少可以看懂一些,他找了一个自己认识的设备问道:
    “张总监,这个基地每天可以发电功率是350千瓦吗?”
    张光宇也笑着点了点头:“是的,目前我们工厂投入使用了500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箱,最大发电功率为175千瓦。”
    王山河继续问道:“500个电池箱?这些微生物燃料电池箱体积多大?成本如何?”“内胆是一个立方米,加上外壳,会大上一点,成本差不多一个电池箱在2000块钱左右。”张光宇并没有说实话,实际上整个电池箱的材料成本就850块钱左右。
    但对面可能是客户,他自然不会说成本是一个850块钱。
    当然,王山河也不相信一个箱子会价值2000块钱,但他没有拆穿,而是笑呵呵继续问道:“听说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池室内是使用牛粪和秸秆,使用猪粪之类也可以吧?”
    “可以,动物排泄物、植物都可以作为电池液原材料。”
    而一旁的马博士和林书雅等人,则继续聊着技术上的一些东西。
    两边各谈各,一时间竟然互不干扰。
    不过考察了两个多小时,王山河并没有给出什么意向,这倒不是他看不明白这个技术的好处和优点,而是作为国企,这种合作可不是他一个岭南分公司总经理可以拍板决定的事情,必须上报总公司那边。
    他只是让马博士带人留下来,继续完善各种资料,王山河自己带人回去总部,准备向总公司管理层说明情况。
    而对于这一点,哪怕是没有怎么管理过企业的林书雅,也清楚国企内部的运行模式,自然不会苛求对方给什么承诺。
    反正南电集团愿不愿意采用这个技术,对于海陆丰公司都无关紧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应用领域,其实是那些大型养殖企业,特别是猪牛羊这些造粪机器,每天产生海量的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又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各种养分。
    当然,如果是有大型农场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利用秸秆来作为原材料。
    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实现电力自给自足,还可以稳定向电网卖电、建设充电站收费之类。
    至于小型农场、小型养殖场之类,则不太适合独立建设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站,因为这个发电系统需要有稳定、大量的燃料供应。
    如果秸秆、牲畜排泄物不够多,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会拉高发电成本,导致发电无法产生盈利。
    在理想状态下,一个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站的最小规模,应该维持在10000箱以上,才可以将成本拉低到每度电0.15元左右。
    不然就会出现类似于羊城仓储中心那样的情况,摊派了人力成本之后,其成本达到每度0.47元的高位,这个成本自己用还可以,电网方面是不会收这种电的,因为价格太高了。
    不过这几年以来,电力系统一直在进行市场改革,发电企业如果获得售电资格,是可以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向工商业、工业用户直接出售电力的。
    只是这个体系目前运行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出售电力的发电企业,和要购买电力的用户之间,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那就是电网。
    其中的矛盾点,就在于新能源发电企业、传统火电企业、传统水电企业之间,他们的发电情况是不一样的。
    光风发电企业低成本、波动大。
    水电发电企业低成本、波动相对比较小。
    火电核电发电区域成本高,波动最小。
    一旦大家都一股脑上电网卖电,那价格当然是光电风电最低,可问题是光电风电的调节需要水电火电来配合,这就很容易出现矛盾。
    毕竟火电站不可能坐以待毙,你要我来调节用电,那就给钱补贴我,不然这种亏本买卖谁愿意做。
    燃烧自己,温暖他人,那是蜡烛才有特性。
    人家火电站可不是开慈善机构。
    这就是当前电力交易平台面临的难题。
    除非每一家发电企业可以独立建设一个电网,不然这种矛盾将是很难解决的难点。
    而每一家发电企业建设一个独立电网,这几乎是异想天开的妄想。
    电网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就不是普通企业的可以承受的。
    现在不少光电、风电企业,电网只给他们30%发电功率的上网额度,就是因为这些不稳定电能,电网实在是无福消受。
    更加要命的事情,是国内的风电、光电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让电网越来越难以调控。
    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大规模发展储电产业,比如抽水蓄能水库、大型蓄电站、电动车电池蓄电等,才可以勉强消耗一部分光电风电。
    这也是江淼没有急匆匆让海陆丰公司跑去和电网合作的原因,主要是电网现在对于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额度审核不断收紧,不会轻易批准不稳定电源随便上网。
    虽然海陆丰公司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其发电功率高度可控,但发电功率偏小,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江淼也没有在发电并网上钻牛角尖,他瞄准的客户是那些大型养殖企业。
    就在南电集团的考察队伍离开后,不到三天时间,另一个之前和海陆丰公司深度合作的企业,却找上门来。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