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 第221章 新品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新品来袭
    与此同时。
    随着时间到了三月份。
    去年九月份种植的新品种香蕉中,早熟类型的小麦克香蕉终于迎来了采摘。
    时刻关注着种植户种植情况的琼州分公司,在发现第一批种植的小麦克香蕉可以采收之后,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随即下令开收。
    早已经建设好的仓储中心、冷库、压榨机车、麻加工厂,很快就快速运行起来。
    琼东的小镇。
    一大片小麦克香蕉被种植户或者聘请的农民工砍下来,此时这些香蕉外皮还是青绿色,在运输过程中,香蕉自己会产生乙烯,从而加速成熟。
    除了砍香蕉果实的农民工,还有几个农民工跟在后面,将砍了果的香蕉秸秆从地上根部砍断,然后砍掉上面的叶子。
    一大根香蕉杆子,被搬上不远处的压榨机车,随着秸秆被塞入压榨口中,瞬间杆子内部的水分被挤压了绝大部分,水分喷洒在一片的田里,只剩下干巴巴的杆子被吐出来。
    很快10亩香蕉就采收完毕。
    收购小队称重好检查好果实、秸秆。
    一旁的大黑胖子,脸上有些紧张。
    小队长看了一眼数据:“香蕉果实一共是58937公斤,每公斤5块钱,294685元;”
    话音刚落,一旁的队员就开出了一张商票。
    “含水25个点的香蕉秸秆27吨,每吨800块钱,21600块钱。”
    拿到两张商票的大黑胖子,紧张地开口问道:“张队,这商票要怎么用?”
    “直接过去我们公司的指定地点兑换,上面不是写着地址吗?你直接过去就可以,记得带身份证。”
    “好的,谢了,回头请你吃饭。”
    “那还是算了吧!”张队长可清楚公司对于这种事情的忌惮,随便和种植户去吃饭,很容易被监察部的人盯上,他可不想引火烧身。
    大黑胖子摇摇头:“你们公司还真是严呀!”
    “不聊了,我还要收其他家的。”
    “回见。”
    除了从种植户收购的香蕉,还有就是琼州分公司自己种植的6万亩香蕉,由于这些香蕉种植得更加早,因此采摘得更加早半个月左右。
    而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此时并没有过来看香蕉采收,他此时在琼东的麻加工厂里面。
    随着自营农场和合作农场陆续进入采收阶段,目前这个工厂每天接收到脱水香蕉秸秆会越来越多,半个月之前每天还是收150吨左右,现在种植户的香蕉秸秆也过来了。
    “吴厂长,生产情况如何?”
    “还好。”吴厂长四十多的中年人,他一旁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个蕉麻的质量虽然并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比一般黄麻好多了。”老人是国内一个麻加工厂的技术员,不过他们工厂产品竞争不过南亚的黄麻,加上国内农民的麻种植规模越来越小,自然导致他们工厂无以为继。
    郑思文关切地问道:“目前原麻产能如何?”
    吴厂长回答道:“脱水粗料可以出40的原麻,就是1吨出400公斤左右。”
    几人来到储存原麻的仓库。
    经过漂洗和干燥的原麻,已经被打捆好,堆放在仓库里面。
    老技术员轻轻抚摸着这些原麻,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都是好东西呀!要是我们老厂有这种质量和产量,就不会被阿三抢走市场了。”
    “老黄,我们的黄蕉麻和黄麻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郑思文的疑问,老黄笑着说道:“一般来说,黄麻纤维比较短,而且柔软;蕉麻纤维比较长,质感偏硬,主要区别就是两者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差异。”
    “虽然咱们的黄蕉麻强度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是强度还是高于黄麻亚麻;柔软程度经过生石灰溶液浸泡处理之后,比黄麻还好,加上其长纤维特点,可以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使用。”
    “原来如此。”郑思文恍然大悟。
    紧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原麻仓库隔壁的深加工区域。
    纺纱车间将一捆捆处理好的原麻,按照纺纱工艺,纺成为不同粗细的纱线。
    老黄指着其中一条生产线:“这些梳麻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原材料,我们会纺成为粗线,再送去编绳车间,制造成为麻绳、麻袋。”
    紧接着他又指向另一条生产线:“这是特级原麻,可以生产地毯、家装麻布之类。”
    “最后这一条生产线则采用特优级原麻,用于生产服装类麻布。”
    跟着这些生产线,又来到了麻纱线仓库,紧接着就是进一步深加工的麻袋车间、麻绳车间、麻地毯车间、麻布车间。
    郑思文拿起一大块精织麻布,手感还是挺柔顺的,表面是淡黄色的光泽,用力扯了几下,发现其柔韧性非常好,还有也不错的弹性。
    “老黄,不是说麻类纺织品的弹性比较差吗?”
    老黄笑着解释道:“郑经理,这是经过混纺的麻线织的布,自然有不错的弹性。”
    “那需要使用多少?”
    “如果普通黄麻,要让服装纺织品的舒适度比较好,至少要70%含量的。”
    “那我们的黄蕉麻呢?”
    “我们的黄蕉麻本来就柔韧性、弹性比较好,只需要30%左右的,就可以让麻布料获得非常好的舒适度。”
    吴厂长建议道:“郑经理,我们去看一下成品生产车间吧!”
    “好。”
    来到成品车间。
    不少女工正在做着麻布衣服。
    “郑经理,你看一下,这就是麻布衣服。”
    “我试一下。”郑思文脱下了体恤,直接拿起一套短袖衬衫穿上身,他活动了一下,并没有明显的磨身感,衣服穿起来柔软舒适:“不错,这就是工服吗?”
    “是的,总部让我们生产一批员工工服,麻布衣服适合夏天穿,透汗、透气、吸湿,特别是咱们琼州地区,一年四季都是高温天气,穿麻布衣服比较好。”
    郑思文更换回自己的衣服:“确实西南地区也比较适合,他们那边空气湿度比较高。除了公司的订单,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
    “除了总公司的工服订单,我们也在专营店上架了几款麻衣服,我考虑是不是可以作为礼品送一批给顾客试用?”吴厂长小心翼翼提议道。
    听了这个建议,郑思文思考了一下,便点了点头:“我去和实体事业部、电商事业部协调一下。”
    “其他产品上,我们目前主打餐桌布、窗帘布、地毯、座椅套四个大类。”
    “有服装厂过来采购吗?”
    吴厂长点了点头:“我以前的老客户中,有几个过来看过,我们生产的高支数麻布,他们非常喜欢,定了不少产品。”
    “高支数麻布多少钱一平?”
    “市场价是30∽35块钱一平方米,不过大批量订货,我给了内部优惠价,25块钱一平方米。”
    老黄笑着补充道:“我们的高支数布料,麻比例是1:1,但是各项性能比其他厂商的7:3麻布好,成本也低非常多。”
    对于成本方面,郑思文倒是非常清楚。
    目前高质量黄麻原材料是每公斤八块多,进口东巴地区的黄麻,每吨则在7000块钱左右。
    海陆丰公司从种植园收购的价格,经过处理之后,平均每吨黄蕉麻成本为5500块钱。
    深度加工之后,1吨黄蕉麻可以出400公斤特优级的原麻,经过和1:1纱混纺,可以生产5000平方米的特优级高支数麻布。
    这5000平方米高支数麻布的原材料成本大概在1.8万元左右,每平方米3.6块钱左右,原材料成本的大头,还是在采购长绒上。
    不过高支数麻布真正的成本大头,其实是在加工环节,整个生产环节下来,成本就要每平方米12∽18块钱,这主要是因为高支数麻布的工艺复杂。
    琼东纺织厂的两个成本加起来,高支数麻布差不多是每平方米18块钱。
    一平方米25块钱的批发价,毛利也只有7块钱。
    28%的毛利率,对于制造业而言,已经是不错的利润了。
    毕竟国内很多制造业内卷起来,可以将毛利率搞到5%以下。麻制品对于琼州分公司而言,不过是生产香蕉的副产品,目前6万亩自营农场,加上签约种植户的8.7万亩香蕉,预计每个月会产生1.5万吨左右的各类原麻。
    这个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很大一部分需求。
    当然,前提是琼州地区不扩大种植面积,一旦扩大种植面积,那每年产能很快就会飙升。
    为了避免猛烈冲击国内市场,琼州分公司近期已经在调控种植规模,争取让国内其他种麻产区,尽快进行产业转型。
    其实不转型也不行了。
    随着琼州黄蕉麻产能的增加,性能更加好、更加适合纺织的黄蕉麻,加上其是香蕉生产的副产品,直接碾压其他麻类农作物。
    要知道琼州目前的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62万亩左右,其中可以生产蕉麻的品种,种植规模为14.7万亩。
    如果全部都改种,每年此时的副产品原麻,会达到六十多万吨。
    这还仅仅是琼州一个地区。
    如果加上岭南、桂省等传统香蕉种植大区,全国有五百万亩香蕉种植面积,平均每亩产原麻1.1∽1.2吨的情况下,就是五百多万吨。
    要知道目前全球第一大黄麻生产国的天竺,每年生产黄麻才200万∽250万吨。
    这会直接干爆全球黄麻产业。
    但不推广种植,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国内必须尽快调整相关的产业结构,让其更加适应黄蕉麻大规模产出。
    就在郑思文考察着工厂的时候,他助理打了电话过来。
    很快他就来到了门口。
    几辆中巴车停在工厂门口。
    琼州农科院的考察队伍也过到了,他们是受邀过来考察的,也是陪同过来做技术顾问的。
    “郑经理,你好…”
    “代我向江总问好。”
    众人一番寒暄。
    门口另一侧的货物进出通道上,运输香蕉秸秆的拖拉机,络绎不绝排着队,等待进入工厂卸货。
    被琼州农科院邀请过来的国内纺织品协会会长等人,来到了原麻生产车间。
    看着机械抽丝后,浸泡在生石灰溶液的麻丝,其中一个精神抖擞的老人询问道:
    “贵公司的果麻双用香蕉,亩产蕉麻多少公斤?”
    “1100∽1300公斤左右。”老黄回答道。
    “亩产?”那老人有点震惊了,他过来之前可是询问过农科院的很多相关研究员。
    “就是亩产。”
    纺织品协会会长提了提眼镜,看向郑思文问道:“不得了,我记得你们这个品种在琼州只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割一次吧?”
    “是小麦克这个品种,另外两个品种需要七八个月。”郑思文解释了其中区别。
    另一个人开口问道:“有黄蕉麻的原麻成品吗?”
    吴厂长给众人带路:“有,各位请跟我过来。”
    来到梳麻车间。
    众人就看到了次级、特级、特优级的麻丝。
    紧接着便看到这些麻丝和长绒丝混纺,成为一条条规格不同的线。
    纺织品协会的客人,很多都是专业人员,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些麻线的含量和规格。
    麻丝上手之后,更是摸出了其舒适度、柔韧性、弹性的大概情况。
    “质量不错。”
    “高支数麻线也非常好。”
    “刘会长,你认为琼州可不可以利用蕉麻发展一个比较有规模的产业?”
    纺织品协会会长点了点头:“问题不大,按照新品种香蕉的蕉麻产量,你们琼州几十万亩香蕉,如果都种上,估计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大原麻生产地区。”
    但是纺织品协会的一个副会长,其小声提醒道:“虽然这个蕉麻产业潜力巨大,但还是要考虑市场,天竺黄麻产业可以发展起来,是欧美企业在背后的操盘,国内蕉麻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没有那么容易。”
    众人逛了一圈生产线。
    他们发现海陆丰公司的生产线非常齐全,从源头、初加工、深加工、再加工都包含了。
    刘会长拿起一件麻短袖衬衫,笑着说道:“你们公司的生产线还真是一应俱全,这产品也非常不错,是你们公司自己的工作服吧?”
    “我们这个车间只是供应内部工作服之类,大规模生产衣服之类,暂时没有这个打算。”郑思文摇摇头回答道。
    “原来如此。”刘会长放下衣服:“原麻市场和相关产业肯定要跟着改变,不知道海陆丰公司打算如何推广种植?”
    其他人也停下交流,仔细倾听起来,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郑思文镇定自若地回道:“我们总公司已经制定了计划,估计会在3年推广到整个琼州,10年推广全国。”
    听到这个推广时间表,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3年琼州,10年全国?”
    “这个时间倒是挺合适。”
    “3年内只在琼州内部推广,确实比较稳妥,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船小好掉头。”
    琼州农科院院长则关心起另一件事,他靠过来,在郑思文旁边小声问道:“郑经理,不知道你们的香蕉品种有没有成熟的?我想带人尝试。”
    郑思文一下子猜到对方的想法,估计是担心香蕉风味问题,他看了一下手机时间,随即点了点头:“可以,也快中午了,我们一起过去香蕉仓库那边吧!”
    香蕉仓库就在蕉麻工厂隔壁。
    除了要海运到内地的青香蕉,还有一小部分是储存在这里,准备发到琼州各地的专营店销售的产品。
    “阿周,仓库有熟度比较高的香蕉吧?”
    “有,我去拿。”
    不一会,仓库管理小队长阿周就用手推车拉着好几箱香蕉过来。
    这些都是因为物流不及时,加上采收时成熟度偏高,不能海运的一小部分香蕉。
    郑思文蹲下来,撕开保鲜膜后,向众人喊道:“大家别客气,都尝一下,给一个评价。”
    农科院院长和几个研究香蕉育种的研究员,第一时间就掰了几条半黄的香蕉。
    其他人也跟着掰香蕉。
    吃了一口,其中一个研究香蕉育种的研究员,随即眉头一皱,然后又吃了一口,仔细品味起来:“这味道真的好像大麦克。”
    而纺织品协会会长吃了一口后,却一脸惊奇:“这香蕉味道怎么和其他香蕉不一样,有点像小时候吃的香蕉。”
    另一个香蕉育种研究员紧张地问道:“郑经理这个品种和大麦克有亲缘关系?”
    郑思文知道这些研究员担心什么:“是的,不过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不需要担心黄叶病之类。”
    “原来如此。”
    “没有想到大麦克还有起死回生地一天。”
    琼州农科院院长吃了小麦克香蕉后,就知道这个品种不会太差,虽然其风味比不上真正的大麦克香蕉,但至少要七八分相似度,入口非常香甜。
    其它人吃了之后,也是非常惊讶这个味道。
    这种和其他香蕉不太一样的香甜,就是上个世纪大麦克香蕉主导世界香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下子,大家对于新品种香蕉的信心更足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