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行业关注
作为沿海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是第一批收到小麦克香蕉的销售区域。
目前琼州分公司每天采收2300∽2400吨青香蕉,使用冷藏大柜进行运输,通过海路运输。
为了保证香蕉到了之后,可以及时上架,各地的仓储中心都建立了专门的催熟室。
其实香蕉从琼州到津港仓库,通常都要7∽10天,哪怕是维持在13摄氏度的适宜温度,这些香蕉已经非常接近成熟状态了。
因此京津地区的香蕉到岸之后,基本不需要进行二次催熟,就可以拉过去专营店。
津港南仓储中心。
工作人员开着叉车开始卸载着香蕉。
“老秦,这批香蕉成熟比较高了,马上安排上架。”负责抽检留样品的质检员小冬喊道。
“知道了。”
香蕉被装在纸皮箱内,内部还有一层保鲜膜,几个负责搬运的工人快速将一箱箱香蕉搬到手推车上。
隔壁仓储超市的货架上。
都是没有拆封的香蕉。
“服务员给我50箱,要青一点的。”一个穿着皮大衣的中年人直接向服务员喊道。
服务员一眼就认出是前几天在她这里拿了20箱香蕉的水果店老板:“李老板,青一点到要去仓库,你说一下要多少成熟度的?我给你调货。”
“可以调货?那感情好,带我看一下吧!”
“没问题。”
进入仓库区。
李老板看着一大仓库的香蕉、人参果、草莓、番茄,还有其他海陆丰公司签约农户的水果蔬菜。
他感到非常吃惊:“你们这么多水果都做呀?”
服务员笑着介绍起来:“贴着黑色标签的农产品,是我们公司自营农场生产的,贴着红色标签的合作农户种植的农产品,所有产品质量都是可控的。”
“我是做精品水果的,如果在你们这里拿货物,可以预订吗?”
这个时候,仓储中心的市场管理总监过来了:“你好,我是这个仓储中心的总监何晓书,请问贵姓?”
“额,免贵姓李,何总监你好!”李老板笑着伸手过去。
两人握手之后,李老板开口问道:“你们仓库可以直接发货到隔壁的大城吗?”
“如果你不是大批量,还不如自己过来运,我们配送跨城是要收费的。”何晓书提议道。
对于这种在县城的精品水果店,由于海陆丰公司还没有将专营店开过去,就是有利可图的。
但对于周边的大城市,就基本不会有水果店过来海陆丰公司的仓储中心拿水果,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拿了水果,价格上也竞争不过海陆丰专营店。
只要海陆丰专营店覆盖的地方,其价格是比同行低很多的。
当然,这要看运输费用,如果可以通过海运或者内河运输,价格基本可以维持全国统一,如果不能使用的地区,价格肯定要调整。
类似于李老板这种专门经营小县城水果店的,他们如果愿意自己过来拿货物,利润还相对可观。
不一会,李老板就拿了五十箱香蕉,还有其他一大堆水果回去了。
仓储超市这边。
过来消费的客人并不少。
主要是海陆丰专营店app在过年期间的注册用户规模,终于突破了9000万,目前稳定在9324万左右。
这些用户就形成一个大型私域。
通过这些用户,海陆丰公司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源。
价格低廉、质量过硬、同城配送,三合一的情况下,很难有竞争对手。
“这个香蕉好贵!要十块钱一斤…”一个女孩小声吐槽道。
她男朋友指着标签说道:“看清楚,是十块钱一公斤,一斤五块钱。”
“这个也挺贵吧?我在琼州一斤就两三块钱。”
“你都说是琼州了,这里是哪里?”她男朋友直接无语了。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宝宝…”
年轻人直接两手一摊:“我只是实话实说,别扯东扯西,要买东西不?不买回去。”
“买买买…”女孩拿了一大盆草莓。
“靠!你专挑贵的呀!”看着一公斤99块钱的香草草莓,那一大盆是5公斤,虽然在仓储超市可以打九折,但是架不住一盆5公斤的量。
“你买不买?”
“好,买买买,可以了吧!”被反问一句的年轻人,只能接受这个结果,自己则拿了一大箱香蕉。
这种一箱10公斤的香蕉,价格就是100块钱,仓储超市打九折之后,就是90块钱。
其实这一箱子的香蕉是不止10公斤的,因为超市要考虑水分流失的问题,往往会多5%的重量作为备损。
jn区。
刚刚开车回来的老赵,才停好车,就收到儿子的电话,他急匆匆来到小区大门口。
一到小区西门,他就看到了正在路边的面包车,面包车贴着海陆丰专营店店的标签。“小哥,拿东西。”
配送员询问道:“有收货二维码吗?”
“有。”将刚才儿子发给自己的二维码截图递给配送员。
配送员用手机扫了二维码:“客人,你的东西有点多,我帮你一起拿上去吧!”
“有点多?”老赵有点不以为然,刚想开口说不用:“不…”
配送员从面包车车厢中拿出一箱小麦克香蕉、一箱赣南脐橙和一箱黑珍珠小番茄。
然后拿出手推车,将三个箱子放上去。
“这么多?”老赵差点想打人了。
“就这么多,老叔带路吧!”
“好好…”
将三箱水果送到家。
谢了配送员后,老赵一关门,就打电话给儿子,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他老婆刚刚回来,就看到气呼呼的老伴,还有在客厅的三箱子水果:“老赵,谁惹你了?”
“还不是你那好儿子,不声不响买了三箱水果,这怎么吃?当饭吃吗?”
甘丽美笑着摇摇头:“消消气,待会我骂一下他。”
她放好外套,拿了美工刀,划开了放在上面的包装麻布带子,里面是一个个黑得发亮的黑珍珠小番茄。
“这是什么水果?葡萄?”定睛一看,看到果蒂的模样,甘丽美才发现这可能是番茄:“这是番茄?”
下面一箱则是香蕉,最底下才是脐橙。
“老赵,尝一下香蕉。”
拿了一排香蕉出来,甘丽美自己掰了一条,又给老伴掰了一条。
老赵一边看电视,一边剥开香蕉皮,漫不经心地咬了一口:“嗯?”
夫妻俩都微微一愣。
“老赵,这香蕉口味怎么有点不一样?”
“你也这样觉得?我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老赵又吃了一口,比较小的小麦克,三两口就被他吃完了。
甘丽美又洗了小番茄,切了一个脐橙,夫妻俩尝了一遍,发现这些水果都非常好吃。
傍晚六点钟,老赵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女都回来了。
“标,今天那些水果多少钱?”老赵开口问道。
正在给女儿剥香蕉皮的赵标:“就三百多块钱。”
老赵一副你接着编的表情:“你当老子是不逛菜市场的?”
“爸,我骗你干嘛?”
“爸爸,这个香蕉好好吃。”小孙女正拿着香蕉大口大口啃着。
“菜市场香蕉最便宜都要7块钱一斤,你这一大箱有二十斤了,加上脐橙和小番茄,你告诉我三百多块钱?”老赵冷笑着。
赵标摇摇头,拿出手机截图发过去:“您老自己看吧!我懒得解释。”
打开手机微信,看了一会截图,老赵一脸难以置信:“香蕉200块钱?10斤脐橙60块钱?10斤小番茄80块钱?不对劲啊!这种质量的产品,怎么会这么便宜?”
“老赵,什么便宜?”甘丽美端着一盘子脐橙出来。
老赵一脸诧异地说道:“我是说这些水果很便宜,便宜得有点吓人呀!老婆子,你经常去菜市场,现在菜市场卖的小番茄、脐橙、香蕉多少钱一斤?”
“爸,你别乱猜了。”儿媳白了自己老公一眼,然后解释起来:“这些水果是从海陆丰公司在郊区那个超市购买的,他们公司的东西出了名的价廉物美。”
“海陆丰公司?就是那个什么仙豆的公司?”老赵有点印象了。
“就是那个公司。”儿媳点了点头:“这个脐橙不错,爸妈,你们快吃…”
“我刚才吃了。”
甘丽美摇摇头:“让小娜吃吧!我前几天洗牙后,现在吃酸的东西有点不舒服。”
在农业局工作的赵标,这个时候才说道:“这个香蕉可是好东西。”
“好东西?不就味道好一点吗?”老赵一边说,一边吃脐橙。
“呵呵,这个品种是以前的老品种改良的,以前有一个叫大麦克的香蕉,味道和现在市面上的香蕉是不一样。”赵标说得头头是道。
老赵对于小麦克香蕉的味道倒是认同:“这个香蕉的味道确实和普通香蕉不太一样,既然那个老品种那么好,为什么后来不种了?”
“当然是…”赵标解释了大麦克香蕉的前世今生。
一家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而随着小麦克香蕉在海陆丰专营店陆续上架,这个事情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特别是农业相关从业者,他们第一时间购买了小麦克香蕉进行尝试,发现味道确实和普通香蕉有本质区别。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